眼下正是羊肚菌大量上市的时节,在溧水区洪蓝街道青锋村118个大棚的羊肚菌基地,3个月创收近千万元,原本长在山区的“菌中之王”怎样走进青锋村?又如何成为一方富民产业的?跟记者一起去了解一下。
百座大棚 创收千万
这几天,在洪蓝街道青锋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大棚里的羊肚菌一簇簇挺立在菌垄上,密密麻麻,长势喜人。工作人员一手拿着小刀,一手扶着菌株,采摘、装桶、包装,收获这一季的最后一茬羊肚菌。
羊肚菌,因为其菌盖有不规则凹陷且多有褶皱,形似羊肚而得名,多产于四川、云南一带,有着“菌中之王”之称,营养价值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人工种植羊肚菌技术的进步,使得羊肚菌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行情不断向好。
看到羊肚菌的种植前景,2024年,青锋村引进南京林深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羊肚菌种植项目;同年11月底,118个大棚全部种上了羊肚菌;经过3个月的种植,收获羊肚菌约18万斤,收益近千万元。
“青锋村土壤条件好、湿度大,适合羊肚菌生长,还有集中连片的大棚,方便统一管理。”南京林深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卫良道出了选择青锋村种植羊肚菌的初衷。
种植羊肚菌可是个技术活,它对环境的要求极高:温度要在10度左右,湿度在80%左右。为此,基地装上了5G物联网监控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屏,我们能精确掌握每个大棚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实现精细化管理。”公司技术总监汤伟介绍。
此外,菌种和营养包也是影响羊肚菌生长的两大关键因素。公司专门购入活性和抗性基础较好的菌种,改良菌种营养包,用稻壳和秸秆做基质,既环保,又增产。目前,基地羊肚菌收获基本进入尾声。
小菌菇撑起“共富伞”
青锋村试行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120户农户参与种植羊肚菌,户均年增收3.2万元。
“现在种羊肚菌,一年能赚四五万元。”村民们表示,羊肚菌种植成为村里的特色增收项目。村里还办起技术培训班,免费教大家种菌菇。“现在我们自己会拌料、控温,成了有技术的新农人。”青锋村村民王芳笑着说。
“村民如果想种植,我们会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还能代销售。”徐卫良说,基地将建立“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开发出菌汤包、菌菇脆片等深加工产品,实现精准种植、智能销售,让洪蓝羊肚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青锋村负责人毛庆庆表示,将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现代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吃到“产业饭”。
记者 | 韦蒋
素材来源 | 洪蓝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