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前天中核那篇《我们收到了1196273份简历》的文章冲上热搜,虽然那篇文章很快就被中核删除了,但群友还是存了个截图,所以发给我看了一下。

他有点好奇:今年大学生毕业之困难,可以说再怎么没概念,也该能从现在的经济环境里意识到一些东西。这会发这种消息来嘲讽应届生,到底是怎么想的?


其实我看完,

倒是能理解中核为什么这么做,

当然也确实意外它居然真这么做了。

原因不复杂:

首先山西的朋友,应该是能理解为什么中核这么兴奋的。因为这些年山西的人口流失,特别是人才流失非常厉害。缺人,特别是缺能干活,还愿意干活的人。

中核确实是很不错的企业,待遇也非常的不错,甚至说能给出能远超于山西其他企业的薪酬。但是中核非核心部门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项目部这种一线创收部门,那工作量更是很不小。加上说“核”的特点,其实一直“人来人往”的都很厉害。

因此说中核这次高兴的说收到了这么多的简历,其实也不是说奔着嘲讽应届生去的,单纯是这意味着中核可以补充上人力缺口了。很多的活有人干了,特别是项目部的活,有人做了。

中核的开心,

确实是有理由的。

请注意:我们的就业情况,叫做结构性失业。所以说,缺人的地方很缺人,不缺人的地方确实很富裕。但是不缺人的地方,需要靠缺人的地方来补充上缺口。

这句话虽然说的有点绕,

但是我向大家是能理解的。

人口流失的原因大家都知道,

那么没有流失的人口又是为何呢?

这个答案,就只能是大家得自己找了。

然后是这次招聘会,

这次招聘会其实是有任务的,大家也知道今年应届生人数超千万。为了说解决就业问题,2025年1月财政部就发布过《扩大就业》的相关举措,这个内容,公文群的群友可以回忆下1月11日的群会议,有详细的讲过逻辑。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核会发布那个文章,其实也正常。因为中核确实等于是很好的完成了这次春招的任务,后续只需要在这些人中筛选出合适的学生,完成招聘,再发一个喜报就可以了。能提供8000个就业岗位,在今年绝对是一个“好成绩”。

所以说的透彻点,中核的这个文章就不是给学生看的,也不是给你我看的,更不是给舆论看的,而是给上面看的。意思在于表达:已经率先完成了这次的“扩大就业”任务的前置,请放心。

但是

麻烦点在哪呢?

在于中核其实没有意识到一件事,

常规来说,你完成了招聘任务后,发个这种文章,至少被聘用的学生是会为你鼓掌的。这些学生不管是出于找到工作的开心,还是对于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兴奋,又或是走出了这次就业困境的欣喜,都会给中核点赞,感谢中核参与到这次的春招之中。

然后热热闹闹,

必然是评论区一片祥和,

就算有不祥和的声音出现,

也会被归类到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但是中核也太急了,你这聘用通告还没出来,所有人都是处于“高敏感”状态,都还不知道自己未来如何呢,怎么给你“鼓掌”?就算说有学生想拍个马屁,那也至少要等确定自己是被中核聘用来才好拍吧?不然前一刻拍的开心,后一刻发现自己并没有被聘用,那不成了大家的笑话了。

所以中核被骂上热搜后,就立刻发布了录用信息,说预计录用人数8000人,感谢大家的关注,对这事做了一个收尾。而现在网上搜索中核这事,能看到信息,也基本都是:中核回应,预计录取8000人


所以你看,

这总不会是前天被骂,

昨天连夜拟好的招聘计划吧?

应该都是准备好的东西,原本就应该放在一起发布。先说收到了120万份简历,强调自己的新引力。在说预计录用8000人,表达了自己择优录取,以及解决的就业问题。

本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

但如今分成了两个部分去发布,只能说一方面太急,一方面也是负责这个方向的宣传口确实不太懂什么是“传媒”。某种层面上说,新闻学还是那个新闻学,但是学新闻的人,确实越来越不专业了。

至于大家说这是一个事前PUA,其实谈不上。因为真正需要PUA的时候,是在学生入职时候的新员工培训。一般大型企业,都会有为期7-15天的培训时间。这个时间,才是真正的“培训时间”。

一篇文章PUA?

好像有点加戏了。


最后

聊一下宣传口的事吧,

其实传媒由“无冕之王”,转型成“广告公司”开始,基本上就标志着这种破事肯定是少不了的。传媒的本质是记录与评价,客观的展现事情的全貌,主观的评述自己的看法,然后将选择权交给读者,让读者去做出“时代的评价”。

但是广告并不是,广告是主观的传递,意见的引导。事实是什么不重要,客观更是绝对不能有的东西。广告的全称是广告营销,第一个特征就是不能让读者有选择权。

所以

传媒和广告,

其实是看起来像,

但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因此宣传从传媒变成广告,其性质就已经发生了改变。传媒不需要定向的读者,而广告需要。传媒从来不是给特定的人看的,而广告却从来都有一个叫做:投放对象

因此当传媒和广告杂糅在依一起的时候,就容易闹出这种笑话。广告投放错了人群,给了“读者”。而读者的评价,又让广告的主观内容融入了客观的表达,使得说投放的对象,看到了客观的东西,就一定会产生了“疑惑”。

这种“疑惑”,

又影响到了广告效果,

使得说:表功变成了挨批。

新闻传媒,传媒广告,什么是新闻,什么是传媒,什么是广告。传媒为什么在新闻的后面,广告为什么在传媒的后面。只能说很多的东西,前面的不说,后面的想破脑袋也想不通了。

所以:

这事其实很正常,

只是意外还真有这么做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