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天。这一天晚间10点20分,在日军精心筹划下,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自行修建的南满铁路的一段,随后日军便以此为借口展开了对东北军的猛烈进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件爆发仅四个月日本军就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这也加剧了日军整体侵华的野心。而我们看,当时东北军的统帅是军阀张学良,东北军整整20多万人,而日军仅有不到2万人,在人数上我们是日本军队的10倍,可张学良当时为何下令说: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张学良下达这样的命令?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原因。



1.蒋介石当时下达的不抵抗命令,当时蒋介石正在南昌对“红军进行围剿”,还有其他势力也在对他产生威胁,蒋介石本身就自顾不暇,加之对东北事件的不了解,便下令不抵抗,这也给张学良做出错误决定一个充足的理由。



2.张学良自身就不想抵抗,当时东北军与日军在武器装备上有很大的悬殊,正面发起战争,伤亡必定惨重,可以说“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而东北军是张学良最后的资本,如果自己的军队都赔进去,那么他必定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张学良选择不抵抗,保存自己的实力。



3.张作霖的死让张学良认识到了日本军的狠毒,这在心理上对张学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是惧怕日本兵,但是杀父之仇又不能不报,不然不得被后人骂死,在两难之时,蒋介石的一道命令让张学良有了最终的选择。



4.张学良本就是军阀家庭出身,从小的生活条件很好,而他也是一副公子哥的模样,年轻的时候花天酒地,这也使得他没什么太大的热血抱负,直到张作霖死后他才接管军队,但他又没他老子那股狠劲,面对日军猛烈的进攻,他也只能选择不抵抗。



虽说张学良当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使得日军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给中国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损失,很多人也在唾骂张学良是卖国贼,但从后来发生的“西安事变”来看他还是有着一颗爱国的心,至于功过是非,只能留给后人评说。

不过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是“勿忘国耻,我辈当自强”,今天是九一八事件89周年,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