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在西安事变善后过程中,东北军第67军军长王以哲被少壮派杀害,震惊中外。毛泽东和党中央发电哀悼,称王以哲为“国家民族之干城”、“爱国人民之领袖”,评价之高,实属罕见。

其实,在两年前,王以哲还是“追剿”长征红军的国民党主力。毛泽东率部抵达陕北时“割尾巴”、直罗镇“奠基礼”,打的就是王以哲的部队。值得一说的的,就是这位大军长,居然成为了红军盟友,甚至成了中共“自己人”。

这是怎一回事儿呢?



先说说1936年春毛泽东、彭德怀率红军东征吧。

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彭德怀一声令下,一万多名红军将士渡过黄河,杀向山西,声势浩大的东征之战由此拉开大幕。随后,红军在三晋大地攻城掠地,一路凯歌行进,上演了一场北上抗日的壮曲。

红军东征,打的抗日救国军旗号,实则一则筹粮筹弹,解决生存困难,二则宣传抗日。毛泽东的目的不是永久占领山西,因此,红军占领各个县之后,就面临一个问题:红军一旦回师陕北,这些地方又得送还给阎锡山或者蒋介石的中央军。怎么办?3月22日,毛泽东、彭德怀就巩固汾河、临汾、曲沃等地给前来“追剿”的东北军67军军长王以哲发去了一份电报说:

“A555,急,汾河下游临汾、曲沃、运城、新绛一带地方富庶,人烟稠密。敝方所派抗日先锋军为军事策略关系未遑兼顾,目前因属空虚,将来难免不为蒋系部队占去。一则敝军先头与贵军相距过远,对于将来共同抗日联系并进颇形不利。二则饶富之区为蒋所据,又介在贵我两军之间殊非善策。因此弟甚望67军及105师或其他任何一部东北军进据此区域,不独自裨抗日大计,对于贵方给养与人员补充亦有利益,吾兄如以为然,乞即电商A111先生,以渡河追击红军为名,实则进占此地,如兄其他窒碍难行之处,甚宜乘机出此一着,于贵我双方均无损有益,幸考虑赐复为盼。A222、A333。”



电报中的A555就是王以哲,A111是张学良,A222为彭德怀、A333为毛泽东。毛泽东和彭德怀的意思是,红军在山西占领的地盘很多,有一些富饶的地方,请你和张学良“以渡河追击红军为名,实则进占此地”,即建议王以哲67军和东北军105师以追击红军为名,西渡黄河,并占领这些经济富庶、人烟稠密的晋南地区,不要被蒋军拿去。这,不仅有利于抗日大计,对东北军解决给养与兵员补充都十分有利。

毛泽东的这一招是相当厉害的,东北军若是占据晋南富饶之地,就等于在山西南部建立了一片根据地。这时张学良在南京开会,王以哲便依计而行,派兵渡河“追击”红军。红军立即“溃逃”,于是,第67军占据了晋南大块富裕之地。



毛泽东为什么会想到王以哲呢?因为,此时红军与东北军已经开始暗中联系,李克农与王以哲秘密会谈,双方已经达成了停战、抗日的合作协定。王以哲表面上是东北军军长,实际上已是中共的盟友了。

据在东北军的中共秘密党员高崇民回忆,后来,王以哲还秘密加入了中共,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可惜的是,在西安事变后,他被东北军少壮派刺杀。对此,毛主席十分惋惜,对王以哲的死说:“苏区军民同声悼惜。”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政治军事畅销书热卖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