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脑洞,日本人绝对是很有代表性的!
在东京街角,一家名为kakamu的超市正以颠覆性的想象力重构人与食物的关系。这里没有生鲜货架与速食便当,而是将食材的形态、质感与文化符号解构重组,创造出令人会心一笑的'伪食材'生活用品,让日常物件成为一场永不散席的味觉狂欢。
烤香菇的时候烤出来的汁液十分鲜美,如果香菇是酱油碟的话,那盛在里面的酱油是不是也会变得更加鲜美?
▲香菇酱油碟
洋葱造型的陶瓷小碟层层'表皮'分隔不同蘸料,紫白渐变的釉色透着新鲜水光。
▲洋葱小碟
最富禅意的当属红薯茶杯,粗陶材质还原焦香烤红薯的褶皱表皮,茶汤倾注时仿佛能闻到冬日街头糖化焦香。
▲红薯茶杯
'我们迷恋食物被使用时的仪式感。'设计师指着南瓜存钱罐解释道,凹凸纹路不仅复刻南瓜形态,每投入一枚硬币,罐底重力感应器就会亮起暖黄呼吸灯,如同逐渐成熟的果实。
▲南瓜存钱罐
服装区上演着更张扬的创意革命。新生儿抱被采用大白菜造型,翡翠色外层是防水科技棉,内衬仿生霜降纹路,包裹婴儿时宛如被自然轻轻托起的鲜嫩菜心。
▲大白菜新生儿抱被
沙丁鱼裙则用3000片鱼鳞状亮片缝制,行走时折射出银蓝色粼光,暗藏鱼群游弋的生命律动。
▲沙丁鱼裙
生姜食用时总是一节节的,有的就好像是人的两只手臂,又因为生姜有驱寒的功效,穿了这个生姜衣会不会感觉更温暖。
▲生姜童装
会长大的豆芽T恤。
▲豆芽T恤
最具颠覆性的是青椒行李箱,硬壳表面呈现青椒特有的凹凸肌理,内置的湿度调节系统让箱体始终散发淡淡青草香。当海关扫描仪划过'青椒蒂'造型的把手时,工作人员总忍不住会心一笑。
▲青椒行李箱
▲芒果枕头
生活杂货区充满出人意料的材料实验。豆腐桌子采用新型环保树脂,完美复刻木棉豆腐的细密气孔与柔润触感。
▲豆腐桌子
板栗吊灯将LED灯珠藏于'刺壳'状灯罩内,开关瞬间如同裂开的栗苞洒落暖光。
▲板栗吊灯
最惊艳的当属毛豆眼镜,镜腿末端的'豆粒'实为可替换香薰胶囊,佩戴时青豆清香萦绕鼻尖。
▲毛豆眼镜
这些产品背后藏着严谨的仿生学逻辑。
玉米U盘的金黄颗粒实为磁吸式存储模块,可像掰玉米粒般自由组合容量。
▲玉米U盘
核桃头盔的沟壑纹路经过流体力学测算,比普通头盔降低23%风阻。
▲核桃头盔
花生常被儿童误食,那就给它一个堂堂正正进耳道的机会。
▲花生无线耳机
▲秋葵肥皂
kakamu最隐秘的魔法,在于构建完整的感官体验场域。石榴芳香剂采用压力感应喷雾,每次按压都像捏爆一颗多汁果粒。
▲石榴芳香剂
大蒜香薰随着燃烧时间变化,依次释放烘焙蒜香、焦糖蒜香与烟熏蒜香三重层次。就连看似普通的芒果枕头,内部记忆棉也注入了热带果香微胶囊,翻身时能触发更浓郁的香气释放。
▲大蒜香薰
▲海草毛巾
山药和固体胶的共同点:它们拥有极其相似的黏腻触感…
▲山药固体胶
▲番茄书签
正如超市入口处的立体字装置所言:'我们贩卖的不是商品,而是食物与生活的爱情故事。'当秋葵肥皂的棱线划过肌肤,当花生耳机的磨砂触感轻贴耳廓,那些被工业化削弱的生命感知,正在以食物的名义悄然重生。在这里,每个物件都是通往田野的诗意虫洞,提醒着现代人:生活本该如此鲜美多汁。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和分享
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