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华人网消息:当地时间4月6日下午,由郑州大学主办的“根脉与共生(Roots and Mutualism)”主题展览在意大利米兰隆重揭幕,作为2025米兰设计周Sarpi设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展览吸引了来自中意两国政、产、学、研界的嘉宾,共同见证中原文化与当代设计理念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汇与共鸣。





展览由郑州大学联合米兰龙甲中国文化中心共同策划组织,开幕式在位于Sarpi设计区中心点举行。活动伊始,中心负责人李昂发表欢迎致辞,向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寄望中意文化在此平台上持续深化交流与合作。



郑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刘永杰代表学校发言,指出郑州大学作为中国中部重要的高等学府,此次携手建筑学院与美术学院组成专业团队,精心策划并呈现以“根脉与共生”为主题的设计展,标志着学校在国际设计舞台上的一次重要亮相。

他提到:“米兰设计周不仅是世界最早、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设计盛会,更是文化、艺术与创新理念交汇的平台。郑州大学以文化遗产的现代转译为核心,展现中原文明的设计表达方式,期待借此构建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桥梁。”

“根脉”代表着文明的历史积淀,是根植土地的文化基因;“共生”则象征在全球化语境中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与融合。本次展览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景观与伟大遗产地”教席的申报契机,以沉浸式的展览设计展示中国设计力量的时代性与包容性。

展览现场呈现了郑州大学学生与教师的系列原创作品,涵盖建筑设计、视觉艺术及文化创意等多个方向,体现了艺术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其中,AR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带来了更具沉浸感的观展体验,也强化了展览在当代表达与技术融合上的实验性与前瞻性。



Sarpi设计区总负责人Luca Fois对中国高校的首次系统性参与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深入地接触中原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创作,郑州大学展现出的文化深度与设计活力令人惊叹。”









随后,郑州大学教师代表依次登台进行专题分享。美术学院高云老师讲解了展览的整体策划与主题表达,强调传统文化与AR技术的有机结合;建筑学院的陈琛老师通过翻译讲述了展览中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现代转译的理念与路径;王宝珍老师分享了其对“根脉”与“共生”这一核心命题的设计思考;赵威老师则介绍了作品在教育、实践和国际交流中的应用与意义。



手拉手中意文化交流协会副主席Fillippo也表示,在这场多元文化共鸣的展览中,他真切感受到设计作为跨文化对话工具的独特力量。



Sarpi设计区艺术总监、Don't Stop设计工作室创始人Michele Brunello则评价道:“这是一次打动人心的展览。设计不止于形式,它是文化、历史与未来在当下的集中体现。”



作为对展览贡献的高度认可,米兰巴兰扎泰市市长Luca Elia、Sarpi设计区负责人Luca Fois以及米兰省教育厅厅长Letizia Affatato共同为郑州大学颁发“2025米兰设计周Sarpi设计区最佳组织奖”。郑州大学代表刘永杰与朱建良上台领奖。



此外,展览中表现突出的作品与个人也受到表彰。米兰市一区局长Lorenzo Pacini与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主席Anna Barbara为高云与王宝珍颁发“优秀作品奖”。



来自米兰大学校长代表Fabio Esposito与设计界专家共同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赵威、陈琛、高云代表教师领奖。



展览的圆满举行,离不开青年志愿者的支持。刘永杰与朱建良向为展览筹备、布展和现场协助提供服务的志愿者颁发“优秀志愿者证书”,朱晓琳、杨光帅、史继旭、Giulia作为代表上台领奖,现场掌声热烈。



在仪式的最后,来宾步入展厅自由观展,在“根脉与共生”的理念引导下沉浸于中原文明与当代设计的对话场景之中。此次展览将持续一周,全面展示郑州大学师生在“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人工与自然”之间所开展的深入探索与创意表达。

此次活动得到郑州大学意大利人文交流中心的大力协助。(记者:赵建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