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平远,群山叠翠,城绿交融。行走在平远县城乡间,葱郁的行道树与缤纷的花带相映成趣,蜿蜒的公路串起青山碧水……近年来,平远县锚定“绿美广东”建设目标,以县城提质、路网增绿、乡村焕颜、产业富民为发力点,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为粤北山区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
行走在平远县城乡,蜿蜒的绿美公路串起青山碧水。
3月14日,平远县在大柘镇组织开展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暨五级林长植树活动,县委书记周小勇带领县四套班子领导与干部群众共同为山岗增绿添彩,掀起全县义务植树热潮。
镇村干部不负春光,为山岗增绿添彩。
与此同时,全县加快推进优化林分、改善林相的工作。“今年全县计划推动完成林分优化3.16万亩,新造林抚育3.42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目前,已完成林分优化1.3万亩、新造林抚育0.3万亩。”平远县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预计在5月底全面完成造林种植任务,在9月底前全面完成抚育任务。近年来,平远县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大力营建乡土阔叶混交林,并坚持推行先造后补的造林模式,以及按照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对低质低效及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松林进行逐步改造,增绿添美,造林绿化实现增量扩面向提质增效的转变,林分结构明显改善,森林质量持续提高。
春日平城处处绿意盎然,市民漫步街头感受生态之美。
春日的平远县城,一河碧水蜿蜒如带,两岸草木竞相舒展,织就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西岸的香樟树撑起连绵绿云,新叶泛着油亮的光泽,细碎的阳光从密叶间漏下,在步道上洒下跃动的金斑。不远处的木棉树傲然挺立,碗口大的红花缀满枝头,似一团团灼灼燃烧的火炬,偶有花瓣随风飘落,在河面漾起绯色涟漪。平远大道两侧红叶石楠正肆意泼洒着春日的热情,绛红色的新芽层层叠叠,如火焰般沿着道路延伸。南湖人行步道边的紫荆枝头缀满蝶形花朵,深浅不一的紫色从淡丁香晕染至葡萄紫,远望若紫雾漫卷,近观则见花瓣上露珠流转,引得凤蝶翩跹其间。
平远县以“精致小城”为定位,将县城绿化作为绿美城乡建设的核心工程,“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常态。
县道042线(大河背旅游公路)路面平坦整洁,路旁郁郁葱葱的绿树与竞相绽放的鲜花,行驶其间,如入画境。
走进县道042线(大河背旅游公路),宽敞整洁的路面,搭配两旁郁郁葱葱的绿树与竞相绽放的鲜花,行驶其间,如入画境。这不仅是通往大河背景区的重要旅游通道,也是周边村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路面铺了沥青好走多了,两边绿化也很好。”村民连连点赞。
平远正积极把国道206线沿线打造成绿美公路。
平远全力推动绿美交通生态建设工作,2024年投入1500余万元,在高速公路出口连接线、G206(省际交界)、G358、S225、S332、X041线河头段、X020线石正段、X038线泗水段等公路两侧,精心栽种黄花风铃木、紫花风铃木、月桂等共计3万余株,红花檵木、红叶石楠等3.5万余株,绿化里程达160公里,全力打造绿美景观带示范路段。
仁居镇上远村,管理人员在认真查看每一处灵芝的长势。
此外,平远还利用林下经济激活振兴动能。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林业经营主体,实现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9家(其中2家评定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家,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家,重点打造灵芝、石斛、油茶、梅片树“四朵金花”和南药产业,带动5200多户农户年增收1万元,完成新增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1000亩,扩大油茶产业发展。
图/文:特约记者 袁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