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的治疗领域,除了二甲双胍,达格列净也渐渐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之一。达格列净凭借独特的降糖机制和心血管保护潜力,为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

然而,糖友吃达格列净的同时,需要充分了解这个药物的特点和用药细节,如果忽视关键细节可能让疗效打折,甚至诱发严重风险。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达格列净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达格列净不止降糖,更护心肾

达格列净的作用机制堪称“一箭双雕”。它通过阻断肾脏近曲小管的SGLT2蛋白,抑制葡萄糖重吸收,让多余的糖分直接随尿液排出体外。这种“排糖”机制不仅有效降低血糖,还能通过渗透性利尿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担,改善血压控制。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心肾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可调节肾脏血流动力学,减少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例如,研究显示,达格列净可使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降低,心衰住院率明显下降;研究证实,达格列净显著降低肾脏复合终点风险达47%。这些数据表明,达格列净已成为糖尿病治疗中的“全能选手”。

达格列净的安全性

尽管达格列净安全性总体良好,但并非“零风险”。其最需警惕的副作用是酮症酸中毒。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同,这类药物引发的酮症可能发生在血糖正常(<13.9 mmol/L)的情况下,因此被称为“非高血糖性酮症酸中毒”。其症状包括呼吸深快、腹痛、恶心、呕吐或意识模糊,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此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也是常见问题。研究指出,达格列净组生殖道感染发生率约5.7%,多为轻中度,但反复发作仍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这些风险提醒我们,用药时需保持警惕,及时识别并处理潜在问题。

三、5个用药细节,糖友一定要知道

1.注意达格列净的利尿和低血压作用

达格列净能够促进尿糖排除,同时也会促进尿液中钠离的排出,这一利尿作用可能导致脱水、低血压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老年患者、合用利尿剂或存在血容量不足者风险更高。

建议用药前纠正血容量,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及电解质,必要时调整利尿剂剂量或暂停达格列净。同时也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识别,如患者从蹲位站起时出现头晕,需警惕血容量不足,如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

2.预防尿路感染

虽然糖尿病本身也容易导致尿路感染,特别是女性糖友。但达格列净的使用,葡萄糖排泄增加可能改变泌尿环境,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更增加了尿路感染的风险。

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在于“多饮水”。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通过增加尿量稀释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对于反复感染的患者,可考虑局部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但需在专科医生或抗感染临床药师指导下进行。

3.警惕特殊情况下的酮症酸中毒:手术、脱水是“高危时刻”

达格列净可能抑制脂肪分解,导致血液中酮体蓄积。手术前48小时需停药,因为手术应激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此外,呕吐、腹泻、脱水等情况下,血液浓缩可能增加酮体浓度,此时需立即检测血酮。对于长期采用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患者,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酮体过度生成。

4. 低血糖:联用其他降糖药时的“隐形陷阱”

达格列净单用时低血糖风险较低,但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用时,风险可能增加3倍。建议起始治疗时胰岛素减量10-20%,并指导患者随身携带糖块以备不时之需。夜间是低血糖的高发时段,需加强监测,避免意外发生。

5.测肾功能

达格列净主要通过肾脏代谢,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30 mL/min/1.73m²)患者禁用;中度肾功能不全(eGFR 30-60 mL/min/1.73m²)需调整剂量,避免药物蓄积导致高钾血症或肾功能恶化。 用药前及长期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eGFR和尿蛋白水平(建议每3-6个月复查)。

结语

达格列净等列净类药物(SGLT2抑制剂)为糖尿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其心肾保护作用为患者提供了多维获益。然而,用药细节的把控尤为重要,唯有科学用药加充分监护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