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姑苏区清塘幼儿园以“春来忆清明,传承润童心”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

文化浸润活动。孩子们在“识清明、制青团、赏清明、绘纸鸢”的春日仪式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童心中悄然生根。

“清明节可以放风筝!”“要扫墓、吃青团!”活动伊始,孩子们通过亲子问卷、集体讨论热烈分享对清明的认知。老师以生动故事讲述清明“踏青思故”的双重意蕴,孩子们惊讶发现:这个节气不仅是草长莺飞的踏青日,更是寄托思念的庄重时刻。





谈起最喜欢的清明活动,孩子们纷纷选择了制作青团,一个个化身“寻春小使者”,在园内采摘新鲜艾草。清洗、捣汁、揉面、包馅……从讨论配方到亲手蒸制,一颗颗碧玉般的青团在童趣中诞生。当清香弥漫教室时,孩子们骄傲地捧起作品:“我要带回家给奶奶尝尝!”劳动实践与传统美食的结合,让文化记忆有了甜蜜的载体。









园内更掀起“手绘风筝热”,孩子们用画笔勾勒蝴蝶、锦鲤等图案,奔跑中仰望亲手绘制的纸鸢与春风共舞,传统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新生机。





这场春日教育实践,将习俗转化为可触摸的游戏、可品尝的记忆、可共读的故事。当孩子们捏着青团软糯的面团,当纸鸢载着童真飞向云端,传统文化的根系已深扎童心。正如园长所言:“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玩得懂的方式传递文化,才能让千年文明真正‘活’在当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