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 丰碑励青春

清明节前后,

南安市多所学校组织了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开展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4月3日,南安市蓬华镇500名学生徒步往返10余公里到山城革命烈士纪念碑祭奠英烈。据悉,这一徒步祭扫活动已经坚持了30多年,信仰之火生生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清明祭扫,步履铿锵

4月3日清晨,嘹亮的少先队号声再次在蓬华中心小学上空响起。号声中,少先队员们高举鲜红队旗,踏着整齐的步伐,沿县道331徒步10公里,前往山城革命烈士纪念碑。队伍前方,蓬华派出所警车开道护航;蓬华综合执法队、镇卫生院全程保障安全。沿途群众纷纷驻足,用手机记录这一庄严时刻,并在网络上分享蓬华镇一年一度的爱国主义教育盛况。

华美中学


华美中学


当天下午,蓬华镇华美中学的同学们也同样徒步前往山城革命烈士纪念碑,通过敬献鲜花、肃立默哀等形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红色丰碑,精神永驻

山城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于南安市蓬华镇山城村,碑下长眠着郭子仲等34位革命烈士的遗骸。作为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这里承载着蓬华镇厚重的红色记忆。每年清明节前后,蓬华镇机关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及群众都会自发组织祭扫活动,通过敬献鲜花、清理环境、重温历史等方式,传承革命精神。

传统赓续,历久弥新



吹号、响锣、起鼓、踩街——这些充满仪式感的环节,是蓬华镇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方式。4月3日当天,“理响武荣”蓬华小分队成员、对越自卫反击战老战士郭建生还以《弘扬红色文化 讲好革命故事》为主题,为师生们讲述了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重温革命先烈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蓬华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供稿)

鲜花祭英烈,精神永流传


3月30日,由南安市第八小学家委会组织,一百多位家长和学生代表前往南安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祭扫活动。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大家整齐列队,敬献鲜花,默哀致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这场实地祭扫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堂走向现实,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4月3日上午,西溪中学部分师生在溪美街道关工委的带领下,怀着崇敬之心,徒步前往莲塘村,开展塔仔山烈士陵墓祭扫活动。




活动开始,国歌奏响,激昂的旋律在陵园上空回荡。随后,溪美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毕星和我校副校长黄哲汇向先烈敬献花圈,全体人员行礼、鞠躬、默哀,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尽哀思。



学生代表陈子娴发言,她呼吁同学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在她的带领下,全体少先队员重温入队誓词,誓言铿锵,彰显传承先烈精神的坚定决心。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厚植家国情怀,2025年4月1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师生来到梅山镇鼎诚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的祭扫活动。


3月31日下午,南安三中全体党员干部、团委及初一全体师生怀着崇敬心情,前往英都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祭扫活动。活动由高二9班李停香同学主持。


细雨纷纷中,初一年两名学生代表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全体师生面向英烈丰碑行默哀礼。雨丝裹挟着春风掠过碑身,仿佛诉说着烽火岁月的壮烈篇章。


清明祭英烈



校党总支书记黄火龙强调,纪念碑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传承地。他寄语三中学子要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学习动力,用奋斗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随后,教师代表洪文辉老师向师生们讲述了英都地区的革命历史与先烈事迹,引导大家重温革命先辈的英勇历程。



学生代表王恩航在发言中倡议,要用青春力量守护家乡土地,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英灵,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最后老师带领同学们绕纪念碑瞻仰,轻轻地放下手中的鲜花,一束束鲜花不仅寄托着对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承载着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





陵园祭扫 致敬英烈


4 月 2 日下午,春风拂过烈士陵园的青松翠柏,南安实验中学师生代表手持洁白菊花,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开启祭扫仪式。师生代表缓缓敬献花篮,全体师生行三鞠躬礼,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们用生命守护山河无恙,我们要用奋斗续写盛世华章!”学生代表黄昕颖在纪念碑前深情讲述革命故事,带领大家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随后,全体师生绕行纪念碑一周,将寄托哀思的菊花轻轻摆放,朵朵白花如繁星缀满碑前,诉说着对英烈的无尽追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