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女孩子真不好养,才多大就要买护肤品!”一名家长在网上发出了这样的吐槽,配图是自己跟大学女儿的聊天记录,起初网友们还以为女孩是向母亲索要价格昂贵的护肤品遭到了母亲的拒绝,可看了聊天记录之后才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女大学生正值最青春自由的时候,对于美的向往也更加热烈,看到其他女同学打扮的青春洋溢,哪个女孩不羡慕呢?而这名女大学生精挑细选了几样护肤品和化妆品,加进购物车,半个多月了才敢跟母亲开口。
她一再强调:自己不是攀比,我也是女孩子,而且东西真的不贵,等我兼职还你好吗?本以为是多么贵的东西,可是一看价格,这几样化妆品和护肤品加一起才不过两百多块钱,可女儿的态度和语气却满是卑微:可以吗?真的求求你了妈妈!
“你不养女儿,会有人替你养”,大学生买200块护肤品被母亲拒绝
看到这些聊天记录,网友们除了惊讶更多的是唏嘘:谁会把女儿养成这样?跟妈妈聊天全是祈求的语气,看着也太可怜了,评论区有女孩表示:自己的第一套护肤品是妈妈送的雅诗兰黛,对比之下更能看出,女大学生跟妈妈索要的护肤品有多便宜。
“富养女”的说法很多家长并不陌生,其实所谓的富养女也并非是给女儿花的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在父母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女儿更好的物质和条件,因为很自由这样才能让女孩产生一种“配得感”,认为自己值得更好的东西、更好的人和更好的未来,而不是一辈子困在自卑中,觉得自己只配得上两百块钱的廉价化妆品。
但很显然一些家长把“富养女”的概念理解错了,认为所谓的富养女,就是纵容女孩乱花钱,其实并非如此,女孩的心思更加细腻,对于感情的建立更容易走向极端,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养女儿你不给她花钱,有人给她花,到时候父母哭都没处哭!
“你不养女儿,会有人替你养”,相信每一个爱孩子的妈妈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可女大学生想买200块的护肤品都会被母亲拒绝,不禁令人怀疑,部分为人父母是否爱自己的孩子?否则怎么会连这么简单的需求都能忍心拒绝自己的女儿呢。
200多块钱的化妆品,对于一个女大学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追求美的工具了,当自己和室友之间的消费差异太大的时候,真正伤害的是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尊。
过度节俭和过度溺爱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找到平衡点是关键所在
宿舍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暴露家庭背景的差异,从日用品的品牌到穿着打扮的档次,无一不在诉说着经济实力的悬殊。这种差异不仅造成心理负担,还可能影响人际交往的自信心。生活中看似微不足关的选择,都在默默定义着一个人的社交地位。
父母那一代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习惯了节衣缩食的生活方式,他们难以理解现代大学生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常常把基本需求当作奢侈消费来看待。这种认知差异导致了家庭矛盾的产生,也影响了孩子的消费心理。
而大学生的消费标准与父母那一代有很大差异,基础护肤、个人形象管理已经成为大学期间社交的必要投资,家长需要理解这种变化,在保持理性消费的前提下,适当支持孩子的合理需求。
过度节俭可能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社交能力,过度溺爱则可能助长攀比心理,父母需要在经济支持和品格培养之间找到平衡点。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