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高效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教育扶贫成果的有效举措。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紧紧围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提升教师素养能力”两大核心目标,将加速推进教育数智化进程视为弥补短板薄弱、促进均衡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学成效的关键之举,有效融合城乡办学架构,融合名校优质资源,融合国家、省级教育平台资源,为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壁垒,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搭建了新桥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岷县用数智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做法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2024年11月27日,由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教育数智化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岷县召开。


岷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秦义明在2024年全省教育数字化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展示该县教育发展成果。

城乡学子如何“异地同堂”?

——“专递课堂”来帮忙

走进岷县十里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的教室,笔者看到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屏幕上,岷县西城区小学教师王惠在美术课上生动有趣地讲解《泥巴玩具》。

“这是一堂城乡之间的‘专递课堂’,通过网线和屏幕,让两地学生实现了‘异地同堂’。”岷县十里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吴朝明说,结合实际,该校选择薄弱学科教师与城区小学对应学科教师结对进行双师授课,让学生享受到了和城区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也让乡村教师学到了城区教师先进的教学方式。他认为,数智化教育对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十里镇中心小学学生陈嘉辉说:“‘专递课堂’很新鲜、很有趣,越听越想听,和城里的小朋友一起上课,真好!”

让学生“城乡同堂”由梦想走进现实,是岷县深入融合城乡办学架构、积极构建教育优质均衡新机制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针对全县农村学校多、学生占比高、教学水平薄弱和个别教学点开设不出、开设不足、开设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等问题,岷县相继建成常态化录播教室120套、高标准录播教室21个、创客教室29个及智慧教室5个,并配备了AI智能评课系统124套,配备“交互式教学一体机”2845台,覆盖2682个学生教室和118个功能教室,创新实施了以城区学校为引领、农村学校为成员的以强带弱教育机制。这种城乡“联盟”授课模式,通过利用数智化手段联结城乡,实现了设备互联、课堂共享、教研协同的深度融合,让农村学生享受和城区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目前,岷县“专递课堂”已经实现县域全覆盖,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强弱联动、中心辐射,有效促进了全县城乡教育资源的精准对接与互补,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甘肃省教育厅专家组在岷县和平九年制学校观摩智慧科技教学课堂。

县域优质教育资源缺乏之困何解?

——多方对接数智赋能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曾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为国家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帮扶县,县内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短缺。

为破解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困,岷县借势县内数智教育蓬勃发展,积极对接省内、省外名校,通过“同步授课、同步备课、同步检测、同步作业”,将名校教育管理、教学教研理念等植入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助力县域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当老师的首先要做好自我提升,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学生听得更入神、学得更省力。”岷县维新镇易地扶贫搬迁点学校教师张小红说,该校与成都七中等进行对接,当地的学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听名校教师的直播课,作为随堂科任教师的她们也和名校名师们建立起了“一对一”的数字化师徒关系,不仅经常从名校教师的课堂中学到好的授课技巧,还在日常的交流中开拓了教育视野。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住上了新房子,读上了好学校,还能经常听到那些国内名校老师的课。”“直播课很精彩,线下还有随堂老师答疑解惑,效果挺好的。”……刚刚听完一节直播语文课的岷县维新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的学生们反响热烈。

当前,岷县中小学生在“家门口读名校”“课堂上遇名师”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通过多方对接,岷县有15所学校成功引入了成都七中、成都育才学校、成都实验小学等国内知名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岷县500多名教师与名校名师建立数字化师徒关系,3所高中设立了10个“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班级,4所初中开设了9个“全日制远程录播教学”班级,8所小学则实施了20个“远程植入式教学”项目,惠及2000多名学生。

此外,岷县充分利用区域协作、城乡一体化办学机制,采取云端教研、网上异地集体备课等措施,打破地域、时间、空间限制,建立区域协作桥梁,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县内62所中小学与青岛西海岸新区名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进一步构建了“异地同堂、远程协同、双师育人”的教育融合发展模式。

如何促进个性化教学?

——统筹整合提供多元学习途径

傍晚,在岷县维新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一户搬迁户家中,七年级的小睿正在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观看英语教学视频。

“之前孩子的英语成绩相对差一些,通过观看平台的教学视频能巩固白天课堂上的知识点,老师说她最近进步了很多。”小睿的妈妈告诉笔者,孩子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学习进度和能力,灵活选择课程,还可以针对学习难点重复观看视频、在线提问。

近年来,借助全县教育数智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机遇,岷县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甘肃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充分利用平台优质教育资源,用一块块屏幕连接不同课堂,使学生得以接触更广泛的知识体系、先进的教育理念,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有效促进了学习机会的均等化,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目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岷县师生的注册率达到100%。

“这两大平台都是我们日常获取优质资源、备课教学的好帮手。”岷县四中教师折晓菊说,国家和省级的智慧教育平台具有“优质、共建、共享”的鲜明特点,导向正确、资源海量,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了解不同文化和学科前沿动态。

“数字化多平台综合应用的逐渐深入,为岷县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岷县教育局局长秦义明说,针对县内教育发展城乡差距大、农村学生占比多、教师专业水平低的问题,今后将持续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新赛道、突破口,坚持应用为王,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突出联结为先,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全域覆盖,切实实现“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研、以智助管”目标。

当前,随着数智教育扎实推进,岷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多媒体教学、虚拟现实(VR)教学、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等新技术纷纷走进课堂。同时,通过数智技术的深度赋能,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山海,直达偏远乡村课堂。从“一块屏幕”到“云上名师”,城乡教育的距离被不断拉近,差距被迅速缩小,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得以和城市孩子共享优质教育,一同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采编中心 王万亮)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7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