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明遇上满族非遗,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3日,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吉林市满族博物馆上演"穿越剧",不仅get了沉浸式文化体验,还解锁了"欻嘎拉哈"等神秘游戏技能。



★活动亮点

✅ 零距离触摸三百余年满族生活图鉴

✅ 挑战满族版竞技游戏

✅ 解锁东北老铁祖传的硬核运动



现场直击

活动伊始,孩子们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参观了满族溯源、生产生活习俗、龙兴之地等核心展馆。讲解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满族的起源、发展历程、传统服饰、饮食文化以及节庆习俗。

在“满族传统发饰”展柜前,孩子们被精美的发簪、扁方所吸引,讲解员详细讲解了满族发饰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寓意。



互动体验

最受欢迎的要数互动体验环节:羊拐骨(嘎拉哈)在孩子们手中翻飞,看似简单的抛接动作暗藏玄机。"这可比抓娃娃刺激多了!"小女孩尤其喜欢这种锻炼手速反应、手眼协调能力的满族传统竞技项目。

另一边的拉地弓赛场热闹非凡,小选手们两两相对,脚抵着脚,用力拉拽传统角弓,额头沁汗仍咬牙坚持。别小看这原始运动,据考证这可是满族骑射文化的启蒙教具!



文化彩蛋

"原来清明节不只是扫墓,还能体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队老师像是发现新大陆,并通过参观互动告诉孩子们:原来满族不仅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更是一个热爱生活、智慧勤劳的民族。



✨值得期待

据吉林市满族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始终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传下去”,未来还将继续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和市民朋友走近满族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