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的春总是来得轰轰烈烈,像泼翻的颜料桶,一夜之间染红山桃、染蓝冰河;南国的春又太矜持,雨丝里藏着半开的玉兰,羞答答地等画船摇过石桥。而苏北的春,更像是小孩子打翻了的调色盘,水墨在生宣上晕开层层叠叠的色彩。三月的苏北最好看的还要数那铺天盖地的油菜花,起初只是田埂上漏出的几抹金边,转眼就泼洒成流动的金色河流。晨雾里望去,花田与远山界限模糊,倒像是大地打了个哈欠,把日头熔成了满嘴的金箔。这般景致,深深的吸引着艺术家魏根生,他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用画笔将不同寻常的苏北水乡春日收入画中,让春天在这方寸之间变成了永恒。
水墨与色彩的共舞
看魏根生先生的春日系列作品,不难发现,调色盘里似乎没有了工笔细描的矜持。在这系列作品中水墨与色彩共舞,墨色如暴雨骤降,在湿润的宣纸上炸开流动的漩涡;色彩则如晨雾漫卷,在生宣的肌理间沁出纱雾般的朦胧。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水墨在生宣上自然渗化,形成类似卫星云图的肌理,花海黄的很干脆,河流蓝的清澈,水墨则在空白处自由流淌,恍若印象派的光影游戏。这种 似卫星云图的构图哲学,实则是将焦点对准了观者的心跳——当我们凝视画面时,何尝不是将水乡油菜花海尽收眼底。
线条的呼吸与解构
魏根生先生笔下的线条是会呼吸的生命体。在此系列作品中,他摒弃了传统山水的骨法用笔,转而追求线条的气韵生动。那些看似随意的曲线,实则是春风的轨迹,时而如老藤盘桓,时而如新蔓舒展,在宿墨的晕染下生出毛茸茸的质感。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时空折叠的构图实验
魏根生先生的构图如魔方般充满玄机。在这系列作品中,他大胆采用散点透视:近景的油菜花田远景的墨色远山,被宿墨的洇染晕成连续的色阶,仿佛整个空间都在流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他的这幅作品,画面被分割成不规则的几何块面,墨在宣纸的纹理间自由渗化,形成类似细胞分裂的视觉效果。观画时总错觉那些墨色斑块在呼吸膨胀,而留白处则传来流水声。这种类似正负形的辩证,实则是将春日的短暂与永恒浓缩在方寸之间。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魏根生先生的水墨世界,是水墨与春日共舞的剧场,是线条呼吸的诗意空间,更是时空折叠的哲学迷宫。他以线条点染勾勒生命的肌理,用破墨飞白捕捉春风的轨迹,在方寸宣纸间构建出气象万千的春日史诗。那些看似未完成的留白,实则是留给观者的邀请函——当我们凝视这些水墨褶皱时,何尝不是在用自己的心跳续写春天的故事?
在这个影像泛滥的时代,魏根生先生用传统水墨媒介完成了最先锋的艺术实验。他的这些小幅作品不再是简单的风景再现,而成为承载生命体验的时间胶囊。当我们在他此系列画作中徘徊,触摸到的不仅是苏北的春痕,更是艺术对生命本质的温柔叩问。
魏根生先生更多作品欣赏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春日系列 50cm x50cm 2025年 纸本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