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540期】
从丧、佛系,到发疯、内卷,网络热梗的更迭反映出年轻人心理和生活状态的变迁。最近,“淡淡”综合征在社交媒体上持续走红。让我们首先来做几道测试题:
1.你是否在空闲时间喜欢到安静的地方独处?
2.是否很难融入到社交场合?
3.是否对于各种仪式感提不起兴趣?
如果您的答案全都是“Yes”的话,那您可能就是“淡人”。
一、留白与泼墨,“淡人”与“浓人”
“淡人”的情绪如春日静水,偶有涟漪却不兴波澜;社交似慢火烹茶,等待茶香自然溢出;行事若闲云野鹤,不执着于精准坐标;说话像书法留白,言简意赅。
当然,有“淡人”,自然还有与之相对的“浓人”。“浓人”就像充满能量的小太阳,热情洋溢,在社交中积极主动,对生活充满动力,情感表达浓烈而直接。
“浓人”和“淡人”并非简单的性格差异,而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社交模式,且各有各的优势,应该彼此包容理解。
淡人并非毫无追求、消极避世,在面对挫折时,“淡”的态度可以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调节和保护机制。当在用尽全力也达不到预期,全情投入却屡受伤害后,很多年轻人会主动降低期望、减少欲望。这不是因为他们没需求、不渴望,而是遭受挫折、不顺后,以“淡”的姿态,为自己筑起了一道防御的高墙。“淡淡综合征”的出现既是年轻人的自洽,也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过分地自我保护,要努力地活出“淡而不庸”的人生。
二、潮汐自语:淡人社交的周期性修炼
假如你已经被确诊了“淡淡综合征”,不知道如何活出“淡而不庸”的人生,我们的建议是:
别排斥,热情是生活的“调味剂”
热情有时候只是平淡生活一把“调味料”,虽然对淡人来说可能有点“重口味”,但也不妨偶尔尝试一点小变化,拥有一些小“passion”。也许你会发现,生活一下子变得更有滋味了。
搭便车,借社交优势去“闯荡”
浓人的社交圈像一张大网,到处都是有趣的人和好玩的事。淡人不妨抓住这个机会,跟着浓人“蹭蹭车”,探索新领域,保持适度参与。就像乘船观景,不必掌舵,也能收获沿途风光。
学心态,用乐观战胜困难怪兽
淡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妨学学浓人那种“天塌下来当被盖”的乐观劲儿。说不定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就不再那么可怕了,解决办法也会像变魔术一般地冒出来了。
三、伴云行舟:与淡人相处的诗意法则
假如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淡人”朋友,你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感到舒适呢?
慢热宝藏需等待
淡人如未开封的宝盒,需耐心等待其思想绽放。对话时,别急于填满空白,静默或许是深度思考的前奏。
空间留白如种花
邀请淡人时,就像给植物浇水,提供“可选参与”的湿度,而非强制绽放的压力。拒绝未必是冷漠,可能是节奏的自我校准。
倾听智慧涌泉声
淡人独处时,像深海探矿,常能带回独特见解。多创造“安静对话”的氛围,让思想如珍珠,自然地浮出水面。
作者简介
郑梓瑞,大学本科在读,积极乐观,热爱学习。
作者简介
徐来清风,大学本科在读,热爱运动,乐于拼搏,敢于挑战的航天学子。
主播简介
王嘉铭,大学本科在读,热爱写作,积极乐观。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郑梓瑞、徐来清风
主播 | 王嘉铭
审核 | 陆峥
编辑 | 芦恬莹
校对 | 李鑫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