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非洲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政治
1.英属西非
阿散蒂人民进行过多次抗英战争。1871年2月,英国、荷兰通过谈判签订协定,荷兰把在黄金海岸(现加纳)的几处殖民据点转让给英国。阿散蒂国王科菲.卡利卡利不承认英国的占领。1873年,英国人发动对阿散蒂国的第7次进攻。阿散蒂人顽强抵抗,后因军中流行天花和痢疾,主动后撤。1874年2月初,英军占领库西马,炸毁了皇宫。3月14日,签订《福梅纳条约》,英国强迫阿散蒂赔款5万盎司黄金,放弃对沿海地区几个土邦的主权。1896年,英军发动第8次侵略阿散蒂的战争,再度攻占库西马,阿散蒂联邦的普列姆一世等被流放到塞舌尔群岛。1900年3月底,英国驻黄金海岸总督弗雷德里克.霍奇森向阿散蒂人索取象征主权和民族团结的金凳子。4月初,在埃吉苏土邦母后雅.阿散蒂娃领导下爆发起义,8000多起义者围困库西马近4个月。1900年12月,起义被镇压。阿散蒂国被肢解为18个小国,归英国总督统辖。1902年1月1日,英国宣布阿散蒂为保护国,并将它并入英国黄金海岸殖民地。阿散蒂人丧失了民族独立,但始终没有交出金凳子。
1887,尼日利亚奥波博地区的酋长贾贾以4000多战士、30艘独木船,迎击一艘英国兵舰;1894年,布罗赫米埃地区的酋长纳纳,也曾率领当地人民以100艘独木船与英国1艘巡洋舰进行斗争。
1897,英国殖民军侵占贝宁城时,遇到了当地比尼人的顽强抵抗。
在塞拉利昂,1898年2月,洛科港东北部地区的居民在酋长拜伊布里赫的领导下起义。英国派重兵镇压了这次起义。英国在塞拉利昂实行"间接统治制度"。1901-1903年间,制定一系列"法令",将酋长的管辖地划小,以削弱酋长的权力。
2.法属西非
在塞内加尔,1854年法国派遣费德尔布沿塞内加尔河向内地扩张,遭到奥马尔.塔勒父子领导的图库洛尔人和拉特-迪奥尔领导的沃洛夫人的顽强抵抗。1890年,法国占领了塞内加尔。1895年,法国宣布成立法属西非联邦。1902年,在达喀尔设联邦总督府,塞内加尔成为法国统治西非的政治、经济中心。
在几内亚,1870年至1875年间,萨摩里.杜尔统一了尼日尔河上游马林克人各国,建立了一个西起尼日尔河上游,东至锡卡索地区的乌阿苏鲁伊斯兰封建王国。1882-1898年,萨摩里.杜尔领导人民抗法斗争,多次击退法国殖民军的进犯。后因战败被俘,被放逐到加蓬的奥戈韦岛,1900年被折磨致死。20世纪初,拉贝省的阿尔法.雅雅又领导几内亚人民掀起反法武装斗争。
在达荷美(现贝宁),1868和1878年,法国迫使达荷美国王格莱莱签订了两个不平等条约,占据了科托努。1889年,格莱莱之子贝汉津继位,不承认与法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90年2月,贝汉津指挥5000-6000名达荷美士兵猛攻科托努,并包围波多诺伏,最终迫使法国议和。经双方签订协定,法国占有科托努和波多诺伏,但每年预付给达荷美国两万法郎作为"补偿"。1892年5月,法国重开战端。先后进行了5次战役,达荷美王国首都阿波美于11月17日陷落;贝汉津率一部分军队退至王国北部继续抵抗。1894年1月,他被法国殖民者废黜,流放到马提尼克岛。1906年他在阿尔及利亚逝世。1913年达荷美沦为法国殖民地。
3.德属西非
1884年年初,德国派遣西非事务代理人古斯塔夫.纳赫蒂加尔率领一艘炮舰到西非海岸活动。纳赫蒂加尔威胁诱骗多哥沿海一带的酋长签订条约,这些地区成为德国保护地,称多哥兰。在德国殖民者向内地扩张时,遭到多哥人民的反抗。仅1897-1901年,多哥各族人民就举行了数十次起义,以孔孔巴和卡布雷地区的起义声势最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多哥被英、法军队占领。战后,国际联盟将多哥西部委任英国统治;东部委任法国统治。
19世纪60年代末,德国人开始在喀麦隆沿海建立商站。1884年7月,古斯塔夫.纳赫蒂加尔故技重演,诱骗、贿赂杜阿拉的酋长阿克瓦和贝尔,签订了"保护"条约。喀麦隆逐渐成为德国的殖民地。德国殖民者对喀麦隆实行直接统治。喀麦隆人民不断反抗德国的残酷压迫和经济掠夺。1914年,巴萨人、布卢人举行起义。杜阿拉酋长芒加.白尔也领导人民进行抗德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对喀麦隆进行委任统治。
4.比属刚果
1885年,柏林会议批准建立刚果自由邦。利奥波德二世自任刚果自由邦的君主,首都设在博马,派总督治理。利奥波德二世个人任命官吏,决定政策,并派遣私人军队镇压当地居民的反抗,抢占土地。在他的残暴统治下,刚果在1895-1908年的十几年中,人口从2000万减到1000万。1908年,利奥波德二世被迫接受比利时国会的决定,交出自由邦以偿付他个人拖欠国家的大笔债务。比利时政府宣布对刚果自由邦行使直接控制权,改名为比属刚果。1908年10月颁布的《殖民地宪章》,规定了殖民统治的基本原则,实际上,比利时国王仍分享有大部分的立法权和行政权。根据1910年5月10日的法令,将居民区划为酋长分区,其地界根据传统习惯确定,但不准随意迁移。比利时政府增设刚果大臣,刚果仍由总督治理。建立各种各样的咨询机构:殖民地议会、政务会议、省会议、城镇会议等,但其成员均由殖民当局委派,没有任何实权。
5.利比里亚
1847年7月26日,利比里亚联邦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告独立,成立利比里亚共和国。同时公布一部以美国宪法为蓝本的利比里亚共和国宪法,国家政权体制和机构也都效仿美国。直到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政府才承认利比里亚独立。
利比里亚独立后,在沿海地区原有的公社制度逐步瓦解,许多公社社员变为美籍黑人移民的雇工和雇农。在内地,部落的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部落的最高酋长,利比里亚政府通过各级酋长进行统治。部落酋长在自己的领地上有极大的权力,他执行法律,终身统治部落,只有总统才可以撤换他。
1871年以后,利比里亚曾几次被迫同英法殖民者签订边界条约,以至丧失其原有领土面积的40%左右。到20世纪初,美国在利比里亚的影响得到加强。1908年7月,美国政府要英国注意美国在利比里亚的"特殊利益"。1912年,美、英、法、德和利比里亚达成协议,由美、英、法、德银行家集团向利比里亚提供一笔170万美元的贷款,年息五厘,期限40年。条件是对利比里亚的海关收入和其他收入进行国际监督。利比里亚虽然名义上是独立的共和国,但经济上已处在被奴役的地位。
利比里亚本地居民在1910年进行一次起义。在美国巡洋舰"伯明翰号"的参与下,起义被政府镇压。1915年,沿海地区的克鲁人也举行一次起义,是在轮船水手和码头工人领导下进行的。起义军曾占领了锡诺港的邮政大厦和几艘商船,并击毙了几个德国人和利比里亚的海关官员。1916年秋,由美国军官指挥的利比里亚政府军残酷地镇压了这次起义,并且处决了72名起义领袖。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