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娃跟我说跟他玩得挺好,之前经常一起踢球的某同学因为抑郁好久没来学校了,让他很震惊,久久不能平静。

在孩子看来,那个同学很阳光开朗,还很健谈,看起来性格很不错,怎么会突然抑郁呢?

我听了心里也是咯噔一声,有点惋惜。孩子厌学或抑郁,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很可能经历了长达六个月甚至更久的情绪累积期。

在厌学、抑郁和休学的萌芽期和发展期,父母是完全可以通过早发现和早干预来避免休学和抑郁的发生。



一旦到了情绪的爆发期,是很难再快速扭转局面的,也会耽误孩子很多课程,情绪也更难恢复,厌学风险的5个征兆,家长要及早觉察。

厌学的第一个征兆:各种躯体化疼痛出现

很多孩子出现头疼、肚子痛和失眠以及胃痛、恶心或身体发热等,父母一般都是去看内科,很少会想到孩子是出现了情绪问题导致的躯体化疼痛。

因为父母带孩子去做了各项检查,也没有一点问题。

这时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在故意装病,只是不愿意去上学。只要不去上学孩子就没事,一提上学或到了学校就浑身不舒服。

这让父母非常生气,对孩子各种指责,但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是真的难受,而这些感受都是因为压力过载和对学习以及学校的恐惧导致。

厌学的第二个征兆:每到考试就请假

考试前是孩子压力最大的时刻,轻则吃不好睡不好,重则失眠和入睡困难,紧张到要频繁上厕所,紧张到手抖拿不住笔。

我家娃在初三下学期时,就出现过手抖到拿不住笔和心砰砰狂跳,当时我并没有往孩子压力过载上想,只是一味教孩子怎么去缓解紧张,其实并没有太大作用。

家长也可以想一想如果自己孩子在考前那几天找各种理由请假回家,但孩子给的理由是生病了,身体不舒服,无法坚持考试。

一到考试就生病,也是因为考试而引发的焦虑,才导致身体不舒服。

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症状,家长一定要及早干预。

厌学的第三个征兆:困倦和睡不醒

孩子总是起床困难,怎么叫都叫不醒。或者孩子一到学校,一上课就犯困和十分疲惫,这时家长也要警惕了。

睡觉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无意识的逃避方式,反正睡着了,烦恼暂时就不存在了,也不用困扰自己了。



慢慢的孩子就不愿意去学校了,反正去学校也是睡觉,干脆就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就在家好好休息。

实际上,只是孩子恐惧学校,担心自己做不好的一种压力投射,只不过是用了睡的方式呈现。

厌学的第四个征兆:想方设法请假回家

为了不上学,为了想回家,孩子会找各种理由,比如诉说自己的痛苦,说自己在学校的各种煎熬和难受,甚至是哀求的哭腔。

严重时,孩子还会说这么难受还不让回家,不如死了算了。

这时父母听到孩子这样说,就彻底慌了,赶紧把孩子接回来。

但父母一看孩子回家后玩得很嗨,就又想变着法将孩子送回学校,全然忽略了孩子情绪内耗和心理卡点比较多。

当孩子心理有卡点,就会对学习和学校产生抗拒心,也会对自己缺乏信心而选择逃避回家。

厌学的第五个征兆:一谈学习就翻脸

不谈学习一切都好,一提学习立马翻脸。

家长只知道不能谈学习,但很少去深思为什么不能谈?

因为孩子很害怕面对学习,父母不问,假装一切都好,就当问题不存在,想玩就玩,想睡就睡,能拖一天是一天。



这是一种刻意的逃避,拖的时间越久,孩子的问题越多,处理问题的难度也越大。

我家娃也出现过一段完全不能提学习的阶段,非常烦躁和暴怒,一点小事都会被他扩大化,语言也变得很有攻击性。

厌学的发生,负情绪的爆发,本质是因为孩子的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压力问题的集中爆发。

越是在孩子厌学和有负情绪时,父母越要稳定,越要柔和与宽容。

父母要做好必要的觉察与自我调整,如果实在搞不定孩子的情绪,无从下手时,也要及早向专业人士求助来帮助捋思路和寻求解决问题方案。

孩子的负情绪越是在早期发现,早干预,孩子越能早点恢复,切不可等到休学和抑郁才着急起来,这时候多花3倍的精力也收效甚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