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应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却在春天的尾巴,被命运无情抽走了通往未来的车票。
4月4日,一封写满泪水的告别信在网上刷屏。那是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告别。她用尽力气把思念和悲伤挤进几个句子里,说天堂会很美,说下辈子还想当一家人。每个字都像刀子,写在心上,也刻进所有看客的眼里。
她晒出了君豪的照片。照片里,他英俊、阳光,眼里带着18岁该有的光。可谁也想不到,就在这灿烂背后,是一个连医生都解不开的谜。
春节刚过,2月9日开学那几天,君豪开始头痛、发烧,身体突如其来的异样逼得他在晚自习请假回家。
之后的故事就像一连串错误拼接出的噩梦。他的家人带他跑遍了苏州的三甲医院,查不到病因。住院、输液、短暂缓解,又复发。反复发作的症状像幽灵一样缠着他,第七天开始打嗝、发抖,第八天急诊、穿刺,第九天直接昏迷、送ICU。
在线上会诊后,专家推测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但具体是哪种病毒,没人知道。
没人能接受一个18岁少年就这样陷入昏迷。那是一种沉默的崩塌。母亲在评论区回应关心,说他还没醒,她等着一个奇迹。有人去穹窿山为他祈福,也有人发私信鼓励家属不要放弃。
但君豪最终没能醒来。清明节,他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希望,在花开的时节凋零。
病因至今未明。没有确诊、没有治愈,连一句“他是怎么走的”都说不完整。
这件事击中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也有孩子正在高考路上的父母。有人说太突然,有人说太无助,还有人质疑,为何大医院都没查出问题?
还有网友提到,曾建议转院到上海。但那时他已经昏迷,转院途中可能有致命风险,家属最终选择留下。
没有对错,只有心碎。那是一场徒劳无功的努力,一次人 力在命运面前的彻底投降。
君豪走了,带着未完的青春,也带走了太多人的牵挂。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记住他。
也许,他真的去了一个不再疼痛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却因失去了他,多了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