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油画领域,焦小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宛如一首首无声的诗,在具象与抽象的交织中,诉说着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感悟。
焦小健的油画有着鲜明的江南诗性之美。其画面色彩和谐,并非是那种浓烈张扬的色彩碰撞,而是如江南水乡的氤氲水汽般,柔和、淡雅,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这种色彩运用,仿佛将江南的温婉与细腻都融入其中,让观者在欣赏画作时,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闻到淡淡的花香。
在造型方面,焦小健追求简洁概括。他摒弃了繁琐的细节描绘,以简洁的线条和块面勾勒出物象的大致轮廓。这种简洁并非简单,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提炼,每一笔都蕴含着他对物象本质的理解。他笔下的人物、风景等,虽没有精雕细琢的刻画,但却能让人一眼认出,并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生命力。
焦小健的作品中,具象与抽象的融合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他以具象的形象为载体,赋予其抽象的内涵。他并不局限于对物象的真实再现,而是通过物象传达出一种抽象的情感、意境或哲学思考。在他的画中,物象是情感的触发点,是思想的载体,观者可以从具象的形象中感受到抽象的意味,这种意味如同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他的创作理念深受塞尚等现代主义大师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东方文化的哲学思考。他尊重物象本身,但又不过分迷恋,而是通过“物象”表达“意味”,追求情境交融。他强调画面的大构成,以个人的视点捕捉当下,在理性的框架上即兴表达,却不受理性框架的束缚。这种创作方式使他的作品既具有深刻的内涵,又充满了灵动的气息。
焦小健的油画作品是对生活的一种诗意表达。他用画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无论是平凡的人物、常见的风景,还是日常的器物,在他的笔下都变得生动而富有情感。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与力量。
焦小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创作理念,在当代油画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吸引着我们去欣赏、去品味、去思考。
作品欣赏
后院假山2
80×120cm
纸本丙烯
2021
请横屏欣赏
小本鸡院子的时间迷失
220×755cm
纸本丙烯
2023
我们从未在世,我们在花里
布面丙烯
250×180cm×6
2019
城市边缘
278×508cm
纸本丙烯
2023
地上的惊喜系列——杂花杂草
228×151cm
纸本丙烯
2023
请横屏欣赏
大地图系列-狗尾巴草
纸本丙烯
245x768cm
2022
请横屏欣赏
红叶欲望扩张
纸本丙烯
151×399cm
2023
请横屏欣赏
麻雀飞向太阳
纸本丙烯
226×608cm
2023
灿烂的时空
纸本丙烯
310×304cm
2023
红墙红花
纸本丙烯
250x260cm
2023
大地图系列-红绿蓝
纸本丙烯
245x384cm
2022
大地图系列-满地忽地笑
纸本丙烯
245x384cm
2022
大地图系列-地气
纸本丙烯
245x384cm
2022
我和你们一样曾经在此
布面丙烯
135x185cm
2022
假山后的谋杀
布面丙烯
185x135cm
2022
(来源:意绘艺术)
艺术家简介
焦小健,艺术家,教育家,1977年就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并先后获得本科与硕士学位,曾荣获年获美国ACC(亚洲文化协会)文化奖助金赴美进行艺术考察交流,曾任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油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系主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部分个展和项目包括:“ 形形色色 —— 焦小健作品展 ” (本有艺术空间, 上海,2024)、“离心力 —— 焦小健个展” (瑀空间, 上海,2024)、“一千零一张 —— 焦小健在地绘画项目 ”(寄存处, 上海,2021)、“ 谁的手指?指向哪里?—— 焦小健新作展”(人可艺术中心, 杭州,2020)、“ 眼睛那片蓝/相遇策兰 —— 焦小健个展”(大屋顶文化艺术中心, 杭州,2019)、“ 天堂的传说 —— 焦小健纸上作品展”(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2017)、 “被唤醒的风景 —— 焦小健作品展”(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 杭州,2014)、“事物的眼睛 —— 焦小健1995 - 2011作品展” (中国油画院, 北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