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上海就业相关数据和政策动态,综合分析如下:
1. 应届毕业生人数略有增加
2025届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为24.6万人,较2024届增加0.1万人。其中本科生数量增长0.4万,专科高职减少0.3万,研究生数量保持稳定1710。这表明应届生群体整体求职需求仍然较大,尤其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竞争可能更为激烈。
2. 招聘活动供需两旺
岗位数量充足:2025年上海举办多场大型招聘会,例如3月的就业实习招聘会吸引1100余家企业提供3500多个岗位(需求人数超2.2万),秋招会上1200余家企业提供8000余岗位(需求3万余)。
求职者参与度高:单场招聘会可吸引数万学生投递简历,如秋招会投递量达24万份,初步达成意向近7000人次。这表明求职者数量庞大,且竞争激烈。
3. 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尽管岗位总量充足,但供需匹配度存在差异:
热门行业竞争激烈: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供高薪岗位(如AI企业月薪达2-4万元),吸引大量求职者,但企业更看重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部分学生因能力不足或实习经历不匹配而难以获得机会。
传统行业用工缺口大: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需求旺盛(如月薪9000元起),但求职者兴趣较低,需通过政策引导和培训填补缺口。
4. 政策支持促进就业
上海通过多项措施稳定就业市场:
服务优化: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设立355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提升求职效率。
技能培训: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7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5-6万人,缓解人才短缺。
精准帮扶: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就业计划,为退役士兵提供专项服务,提升重点群体就业率。
5. 总体趋势判断
结合数据与政策,2025年上海求职者数量并未显著减少,反而因应届生规模微增、新兴产业吸引力增强等因素,求职竞争依然激烈。但政府的积极干预(如岗位拓展、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尤其是高技能岗位)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机会,整体就业形势保持“供需两旺”但需解决结构性矛盾。
总结:2025年上海找工作的人数未明显减少,甚至可能因毕业生微增和岗位吸引力而保持高位,但政策支持和产业需求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通道,就业市场呈现“量足质升”的特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