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鹿邑县王皮溜镇把特色种养殖作为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乡土资源转化为“惠及千家万户”的富民产业,不仅破解了传统农业增收难题,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鹿邑县王皮溜镇闫枣园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迎来了丰收季,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破土而出,犹如一把把褐色的小伞,撑起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伞”。种植大户张飞正穿梭于七个标准化大棚间采摘羊肚菌,看着筐中堆叠如小山的菌菇,张飞高兴地说:“目前像咱们这种品相的羊肚菌,好的一斤可以卖到800多元,差的也能卖到200多元,按照一斤平均400块钱左右,一亩能收入3万元左右。”



特色种植不仅富了种植大户,同时也带动了二十多个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正在基地采摘羊肚菌的当地村民闫海霞对记者说:“每天早上送了孩子之后来这里上班,一天挣个五六十块,下午不耽误接孩子放学,在自己家门口业挣到了钱,也顾住了家。”

“我们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有力地促进了我们村的土地流转。”该村党支部书记闫玉亭对记者说:“目前我们存的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70%以上,通过土地流转不仅增加了我们村的集体收入,也为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闫枣园村的特色种植仅仅是王皮溜镇现代农牧业发展的缩影。据了解,为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王皮溜镇以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联动带动机制,已初步形成了禽业现代农业产业园,艾草、鱼苗农业产业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群众富裕是乡村发展的归宿。鹿邑县王皮溜镇刘静静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把特色种养殖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扩大规模,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培育本土特色品牌,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让“土特产”变成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面。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朱凡 通讯员 郭皓雨

编辑/魏鑫 审核/谢明 监制/武文科 总监制/程战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