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而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让他们手里有钱,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所在。只有充盈农民的钱袋,才能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农民手中有钱,能直接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农村消费市场规模庞大、潜力巨大。当农民收入增加,手中有了余钱,他们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将不仅在数量上增加,在质量上也会有更高追求。从家用电器到时尚服装,从交通工具到家居装饰,各类消费需求都会被激发。这种消费升级不仅能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还能带动农村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以电商下乡为例,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通过网络购物平台购买商品,这不仅让农民享受到了便捷的购物体验,也促使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等行业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有了资金支持,农民还能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机械设备和优质的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农民收入提高后,他们就有能力购置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采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例如,一些地区的农民通过引入智能化灌溉系统、无人机植保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高效化,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收入。
此外,农民手中有钱,有利于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完善。乡村振兴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人,他们对改善生活环境和享受优质公共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和愿望。当农民收入增加后,他们不仅能够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还能通过缴纳税费、集资等方式,为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推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那么,如何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呢?一方面,要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培育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如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就业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高的收入。此外,还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让农民敢于消费、敢于投资。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让农民手里有钱,是这场伟大征程的起点。只有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他们的生活富裕起来,才能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