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5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一年,全国军民联手终于将侵略我国领土的日军赶出华夏大地,日本只能接受战败投降的结局,这是中国军民用无数军民的生命换来的胜利。
这个胜利,我们等了很久很久,上万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换来日军投降认输,这也证明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战略是正确的,没有我党坚决抗战,抗战不可能这么快结束。
那抗日战争打完之后,八路军三支主力师加上其他闲散部队总共还剩下多少兵力?
一、八路军建军初期有多少家底
抗日战争打响之后,我党我军积极响应抗战。国军虽兵强马壮,粮多将广,却畏战不前,不敢与日军决战,节节败退,致使中国大半河山相继沦陷。八路军积极抗战,获得各地百姓的支持。
之后八路军队伍开始迅速扩张,到了日军投降的那一天,我党所掌控的所有部队加在一起的总兵力达到了127万之多,其中八路军三个主力师的兵力,零零总总加起来占据总兵力的四分之三,达到90万。
全军部队之中有一半属于地方部队,包括各军区直属部队。野战部队作为我军最精锐的部队,人数直接达到六十万。抗战胜利,我党我军做出巨大贡献,爱民如子的行为,让部队进入持续增长阶段。
日本在八月宣布投降后,我军各部队人数持续增长。到年底,八路军三个师总兵力已激增至100多万。四大军区接受日军投降后让出的城池,军区规模扩大了好几倍。
四个军区麾下管理着一亿人,从抗战开始到结束,我党完成了迅速扩张。其中的原因,离不开我党的宣传善待百姓,获的民心。抗战时期战斗十分艰难,我军发动群众,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最终获得胜利。
八路军部队和新四军两支队伍经过连番征战,人数不减反增,最大的底气就是背靠人民群众,我军保护百姓的利益,才会跟人民站在同一个水平上,赢得民心才是必胜秘诀。
我军作为人民军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一首歌中就能看出,那首《在太行山上》,歌词很简单,很质朴,直入人心。母亲喊来儿子加入八路军上战场把敌人赶出我们的国家,妻子亲自给丈夫打点好行囊,送他上战场打倒侵略者。
我军和百姓众志成城的士气,就连敌人都敬佩不已。在华北地区,日军最为憋屈,因为全民心向八路军。日军竭尽全力,却只占据了华北地区三分之一的县镇,剩下的地区都是心向我军的百姓们。
红军经过长征洗礼和国军的围追堵截,剩下三万精锐,到了陕北与当地的红军部队顺利会合后,勉强扩充到4万多人的规模。当时东北军被老蒋当成排除异己的工具,被派来围剿我军。
当时我们的处境十分艰难,我党甚至都做好了第二次长征的准备,随着两位爱国将领将老蒋制服,并强迫他达成抗战统一战线的那一刻,形势才开始好转起来。
我军接受改编之后,朱老总出任八路军总指挥,此时南方打游击的各支部队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最后经过整编,变成了新四军部队,建军初期我军部队不到十万,第一次大扩充是在山东地区。
当时山东地区的局势十分混乱,当时山东原本有韩复榘坐镇,经过这位山东主席的一番经营,我军进入山东就成了人人喊打,可随着抗战爆发,徐州遭遇日军针对,韩复榘需要坐镇山东抵抗,可他畏战逃跑。
他这一跑直接葬送自己的性命,而日军堂而皇之地占据了山东,可大山东非常庞大,日军部队本就人数不多,还需要笼络一部分贪生怕死的地方散兵,才能多占几座县城,为此山东几座大城市被占据。
小城市则成了当地闲散势力争夺的对象,也给了我党机会,趁着山东局势混乱的机会,当地的党组织选择四处开花的战术,分散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之后,聚拢在一起,占据了繁华的县城,想成规模。
可即便如此,身边依旧有土匪和日军虎视眈眈,当地党委觉得不安全,特地上报毛主席,要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当他们的主心骨,为此罗帅接到新的命令前往山东地区发展,此时林总已经坐飞机前往苏联养病。
此后115师因为缺少一个能征善战的主将,在发展上处处受限,罗帅因此非常自责,曾多次提出调回延安,这样的申请,迫使毛主席不得不将身处山东影响罗帅一元化指挥的将领全都调离,之后115师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二、华北地区的发展
八路军参加抗日战争之后,开始加强自身宣传,国军对我军的防守相对松懈,毛主席立马电令朱老总,加强对我党我军的宣传工作,鼓励更多百姓加入全民抗战的队伍中。
此时我军开始在华北各地组建起游击队,跟日军战斗,游击队会帮老百姓报仇,激起他们的爱国情怀,然后零零散散加入其中,扩大游击队伍,增强自身影响。
利用游击队的机动性,给日军部队造成很大的损伤,我军深入开始遍地开花,有条件的地区都建立起抗日根据地,各自发展,截取日军的武器和物资发展自身,必要时主动出击,重创敌军。
游击队各自发展,遇到强敌,会找盟友支援,合并在一起,跟敌人战斗,随着人员激增,党中央也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战士们的素质和能力,完善组织架构,派遣政委和指导员,管理部队给战士做思想工作。
直到1944年,日军早已是秋后蚂蚱蹦跶不起来了,为此毛主席下令开始从各地的游击队中吸收合适的干部,纳入正规军序列先行培养,八路军总部跟各地根据地默契配合,完善地方民兵的管理,到最后把这些队伍全都化零为整并入我军队伍里。
随着我军发展越来越壮大,凭借缴获日军武器加强自身已经无法满足自身需求,毛主席下令让各地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武器,为下一阶段的战争做准备。
八路军部队发展一直依靠革命信仰,完善的指挥系统,对部队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各部队的协调调动能力,随着抗战结束,我军已经达到近百万之多,但是跟老蒋相比较,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三、新四军的发展史
我军除了八路军以外,还有一支更重要的部队,那就是陈粟领导的新四军队伍,他们因为长征时期被留在南方地区打游击,随着时间发展,慢慢成为南方抗战力量里的中流砥柱,国军靠不住。
新四军的战斗力让日军闻风丧胆,新四军待在南方地区十分危险,毕竟老蒋跟我党签署了国共合作协议,但只要能抓住削弱我军实力的机会,绝对不会放过。
陈老总带领新四军前往黄桥地区发展的时候,就遭到当地的地头蛇韩德勤部的屡次进犯,我军为了抗战大计,一忍再忍,最后国军得寸进尺,爆发大战,黄桥战役让敌人长了长记性。
之后韩德勤依旧死不悔改,最后我军主动出击,将其擒拿,碍于国共合作期间,最后将其放掉,此后新四军建立起苏中根据地,开始发展壮大,随着皖南事变爆发,江南地区的新四军全军覆灭,其他残部全都聚拢过来,开始发展,此时兵力已经达到9.6万之多。
新四军在抗战时期发展非常迅速,在刘少奇同志的带领下,在部队中开展政治工作,部队整编重组后,在政治上达到一致,平衡各师各部,稳步发展过后,新四军壮大到31万人。
结语
老蒋妄想用人数让我党屈服,那是痴心妄想,即便敌人是我军部队的好多倍,我们同样能凭借广大的百姓基础和顽强的意志将其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