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时,由于人员调整,十三兵团政委一职出现空缺,罗荣桓急需找一个靠得住的人来接替。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自己的老战友王平。结果,等他向聂荣臻要人时,对方却不愿意,表示自己手下也缺干部。

无奈之下,这件事只能作罢。



等到了1955年,罗帅手下又出现了干部稀缺的困难,而他再次想到了王平。这一次,他向彭老总要人。结果对方的回答是:我不好说话……

王平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能让罗帅对他如此看重?他最终有没有上任新职位呢?



会打仗的“大个子”

王平上将出生在湖北阳新的一个穷苦人家中,父母都是忠厚老实的农民,一直以务农为生。

后来因为忍受不了地主的长期压榨,王平在出生没多久,母亲便因为没钱治病去世了。



年幼的王平就是靠着十岁的姐姐到处乞讨拉扯长大的。艰苦的成长经历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情。

大革命开始后,刚满19岁的王平便开始参加农民运动。由于他上过几年私塾,头脑又聪明,于是他便被推选为当地的农协负责人。



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他成功获得了组织的关注。不久后,他便正式被吸收入党,并在同年参加了红军。

虽然王平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政工工作,但他打起仗来也是一把好手。

1934年,王平率领红十一团参加广昌战役,奉命保卫中央苏区的北大门。



然而,由于兵力悬殊,敌人还是凭借着飞机大炮突破了我军的阵地前沿。

危难关头,王平直接离开指挥部,亲自指挥两个营对敌人进行反击。



血战到中途时,敌人突然派来了八架飞机开始对着我军阵地轮番轰炸,战场上顿时硝烟四起,密集的炮弹如同暴雨般哗啦啦地倾泻而下。

战士们哪里见过这种架势,当即卧倒不前。殊不知,此举已经让他们成为了敌人的活靶子。



王平见形势不妙,当即站上高地大声呼喊道:“不能停,继续向前,冲过去就是胜利!”

话罢,他直接提起机枪,带头冲了过去。战士们见状顿时士气大振,一口气冲过了敌人的俯冲区域,随后便一刻不歇地跑到阵地前沿,与敌人短刃相接。



在一番厮杀后,我军成功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此战让十一团名声大噪,担任团政委的他也受到了中央的关注。

在此后的娄山关、攻占遵义城的战斗中,王平便带领着十一团担任着前卫和后卫的工作,负责为大部队扫平前方的障碍,铲除后方的威胁。



随着他的军功越来越多,上级后来专门将他调到了中央纵队,让他保护中央领导们的安全。

在第三次渡过赤水后的一天,王平带领十一团刚翻过了一座大山,就发现一直在前方行走的中央纵队突然返了回来。



这时,从队伍里走出了一个拄着拐杖的男人,他远远地便对王平喊道:“大个子,先停住,交给你一个任务。”

等人走近后王平才发现这人竟然是毛主席。他当即跑过去接受命令。



原来中央军委刚收到消息,敌人正派了一个师过来打算袭击我军。

原本中央纵队都是与红一军团行动,但一军团前不久先行往四川的方向去了。中央手下现在无兵可用,只能派出王平,让他用一个团拖住一个师,掩护大部队离开。



形势危急,王平接到任务后立即行动起来。战士们刚爬上山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敌人便已经到了眼前。

王平当即排兵布阵,指挥全员拼命抵抗。



敌人的炮弹在山上炸开了花,仿佛要削去半块山头。一个连上去打没了,又上去一个连,几个连全牺牲了,王平又亲自带人冲了上去。

所幸,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援军红五军团终于赶到,众人齐心协力,成功将敌人打退。



王平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毛主席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从此,“王大个子”的名声也传开了。



出色的表现

抗日战争开始后,王平被提拔为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科长,并跟随罗荣桓元帅来到了阜平,负责建立和发展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也正是在这里,罗帅对王平优秀的工作能力有了认识。



当时驻守在此地的国民党将领张仲孚,对与我军合作抗日的态度极其消极。王平去找到商量筹集经费事宜,却几次遭到回绝。

在劝说无果后,王平便使用了软硬兼施的方法。



他一面向对方说明了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一面警告他,若是他再执迷不悟就将这件事登报公布,让他接受人民的审判。

最终,张仲孚不得不妥协,开始积极配合我军抗日。很快筹集经费物资的工作便有了进展。



在他的宣传和发动下,群众们开始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大家都拧成一股劲儿,组织武装共同抗日。

甚至是站在国民党一方的富户也开始捐粮、捐金银首饰。有一位老人步行25余公里,就只是为了将他收藏的两支德式手枪交到王平手上。



一时之间,根据地的规模越来越大,武装力量也强大了起来。

后来日军侵占了石家庄,张仲孚迫不及待地想要逃跑。

为了防止他把保安队拉走,王平又冒着生命危险找保安队的队员们谈心,耐心做他们的工作。最终他成功将他们留在了县里,让他们参加抗日。



后来晋察冀的战斗打响后,王平将争取到的民间抗日武装,全都送往了主战场,为八路军主力输送了十几个团的兵力。

如此有成效的政治工作,让他多次受到罗帅的表扬。



解放战争开始后,王平便被任命为北岳军区司令,一直跟随聂荣臻元帅在华北转战。

平津战役结束后,东野南下与华北部队会合,而罗帅也终于见到了老战友。



罗帅的器重

彼时,原本担任十三兵团政委的肖华同志被中央派到了国外访问,他的职位便空了下来,急需一个可靠的人接替。

罗荣桓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如今见到王平后,便想让他接替这个重要的职位。

王平的能力他是了解的,这个岗位非他莫属。



结果,等他向聂荣臻要人时,对方却直接拒绝了。因为此时察哈尔的形势也不太稳定,急需王平过去救急。

罗荣桓无奈,只好作罢。只是他依旧没有放弃将王平调到身边的想法。

朝鲜战争开始后,王平又被任命为20兵团政委,随彭老总赴朝参战。



到了1955年,战场上已经进入善后阶段,彭老总想让王平留在朝鲜,帮助友国恢复建设。

结果,罗帅一纸急电将他叫了回来。原来当时中央刚成立了一个总参动员部,负责全国武装力量的动员工作。

罗帅希望让他当部长,将这个部门带起来。



然而,王平却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恐怕不能胜任。于是他便找到彭老总,想听听他的想法或者让他去罗帅那里说句话。

但彭老总却说,这是罗主任提出来的,我也不好讲话,只要他同意你不去,那我也没有意见。



彭老总虽然手头上也有重要的任务交给王平,但出于对罗帅的尊重,他还是不愿意干涉。

后来王平果然去找了罗帅,想推辞这份工作。

但罗帅却笑着说,他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这个职务正处于一边摸索一边学习的阶段,而能将这份工作做好的人,也只有王平。



在听了罗帅的劝导后,王平再也没有顾虑,立即走马上任了。

此后,他便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新的岗位上,为部队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