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是有名的军事理论家和教育家,一生为国事操劳,虽从未领一兵一卒上过战场,却能孕育中国将星上百。蒋百里和夫人之间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共有三位夫人,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二任夫人蒋佐梅,一个日本女人。
这位才华横溢,胆略过人,终生以抗日为己任的军事学家,为什么要娶一个日本人做老婆?
1894年,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之战,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这场战争深深地刺激了蒋百里,15岁的他经常手捧《普天忠愤集》,挑灯夜读。读到热血沸腾处,放声痛哭,泪如雨下,立誓为国效命。
1901年,19岁的蒋百里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军校期间,蒋百里、蔡锷、张孝准被称为“中国三杰”,日后也都成为非凡人物。三人生年差不多,死的也都较早。蔡锷1916年死于日本,年仅34;张孝淮1925年死于饮酒过量,年仅44;蒋百里死于1938年,享年56,是“三杰”中活得最长的,但也只能算中寿。
1905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十三期毕业班毕业,轻松夺魁,在所有日本毕业生面前把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剑带走。
1913年6月19日,时任保定军校校长的蒋百里因向北洋政府陆军部索要军费未果,对政府的腐败无能,已失望透顶,自己又单枪匹马难有作为。于是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他希望以此来唤醒政府对学生培养的重视。
1913年6月18日凌晨5点,天刚灰亮,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召集全校两千余名师生紧急训话。他身着黄呢军服,腰挂长柄佩刀,足蹬锃亮马靴,站在尚武堂石阶上一脸沉痛:“初到该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我未能尽责……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随后,蒋百里掏出手枪,瞄准自己胸部偏左的地方猛开一枪。
幸运的是子弹未中要害,他没有性命之忧,但需要及时救治。应当局要求,日本驻华公使馆派了一位军医和一个叫佐藤屋登的女护士从北京赶来,对蒋百里进行救治。日本医生来后,查看伤情,发现无需手术,建议蒋百里长期静养,尤其需要精神安慰。
恰在此时袁世凯传话说,必须留一人照料蒋百里。日本医生遂决定将佐藤登屋留下负责照料蒋百里。在治疗期间,他们发现蒋百里仍有自杀倾向。于是,女护士佐藤除照料蒋百里的日常生活外,还要经常劝慰他不要轻生。
她对蒋百里说:“要以国家为重,国家培养一个你这样的人才实属不易。死是轻松的,但只有活着才能报效国家。”蒋百里终于被说动,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同时也对佐藤产生了好感,觉得她不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姑娘,爱情的种子在悄悄发芽。
三周后,佐藤奉命回京,蒋百里感觉像失去了精神支柱,期待能再次见到佐藤。
伤初愈后,蒋百里辞去保定军校校长职务后赴京休养,住进了一家日本医院,恰好佐藤也在此工作。于是蒋百里开始展开对佐藤锲而不舍地追求。他先是通过主治医生对佐藤表达爱意。日籍医生劝佐藤不要嫁给蒋百里,她则表示,自己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随后,佐藤决定离开医院。蒋百里写信给佐藤,请求她不要离开医院。佐藤最终回到了日本。
其后,蒋百里多次写信给佐藤,信中说:“我是因为你的安慰才活下来的,若你再不理我,我便要去死,要到日本去,死在你们家。”蒋百里痴情至此!
佐藤也非常痛苦,其实她早已爱上这位年轻优秀的中国军人,但父母不同意她嫁给一个中国人。佐藤拿出蒋百里写给她的信,她父亲看后终于同意她嫁给蒋百里。
1914年冬日的一天,一艘日本轮船缓缓驶入天津塘沽口,佐藤屋登再度来到中国。随后她与蒋百里在天津德国饭店结婚。这一年,蒋百里32岁,佐藤屋登24岁。
百里将军素爱梅花,便为爱妻取中文名佐梅。两人曾在海宁种植梅花数百株,打算将来在此地养老,可惜全部毁于战争中。
23年后,蒋百里编著的《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在这部让蒋百里耗尽心血的千钧之作的扉页上,将军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字句:“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八年抗战的战场上,无数百里将军在保定军官学校和陆军大学带出来的国防军子弟浴血沙场,成为中国军队高层指挥官的柱石。
佐梅自嫁给蒋百里将军后就断绝了和日本的联系。在爱情和国家之间,她选择了站在丈夫这边,因为她知道日本发动这场战争是非正义的,她不说日语,抛弃日本习俗,在抗战中她和中国女性一样为中国伤兵治疗,不辞劳苦。
1938年11月,蒋百里将军去世后,在误解和怀疑中她独自抚养五个子女,其中三女儿是蒋英,后来成为钱学森的夫人。她从不教女儿们学日语,都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教育,获得了中国人的普遍尊敬。
1978年佐梅病逝,墓碑上篆刻的名字为"蒋佐梅",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妻子的名字。
可以说没有佐梅,我们少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学家。他们的传奇爱情像一束光,在历史的天空里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