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 血脉里的眷恋

细密的雨丝,自黎明起便纷纷扬扬,笼罩着这座城市。车窗外的雨丝织成灰蒙蒙的帘幕,将长沙的楼宇切割成水墨残片。从岳麓到安化的路,蜿蜒如一条褪色的缎带。车轮碾过碎石,发出细碎的呜咽,恰似记忆里父亲挑担时扁担的吱呀。雨刷器在玻璃上画出单调的弧线,恍惚间,我又看见母亲踮着脚在灶前添柴,火光映得她的围裙泛着橘色的暖。



年近古稀的我坐在副驾驶座,身旁的侄孙紧握着方向盘,专注地穿梭在湿滑的道路上。儿子坐在后座,望着被雨模糊的车窗,若有所思。

看着侄孙专注开车的侧脸,记忆的洪流瞬间将我淹没。他和堂侄年轻时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鼻梁、眼眸,还有专注时蹙起的眉头,无一不像。

思绪飘回小时候,夏日暴雨倾盆,我浑身湿透地跑回屋子,父亲急忙从堂屋迎出来,粗糙的手揉着我的脑袋说:“跑这么急,摔着咋办。”母亲也拿着干毛巾赶来,心疼地为我擦头发,叮嘱我别着凉。那时,父亲会在农忙后借灯光教我辨认农具,传授农耕知识;母亲则常在夜晚,就着如豆烛火,为全家人缝补衣裳。她手中针线穿梭不停,嘴里反复讲着司马光砸缸、狼来啦等经典故事,让我懂得了智慧与诚实的可贵,那些温暖的夜晚,成为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



出城的道路上,车辆排起长龙,都是趁着清明回乡祭扫的人们。雨刮器来回摆动,刮不掉我心头弥漫的思念。车子缓慢前行,每一步都像在丈量我与父母之间那无法跨越的距离,却又让心靠得更近。那些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平凡日子,在脑海中不断放映,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叮嘱,都如同珍宝,温暖着我。

抵达安化老家时,雨仍淅淅沥沥地下着。站在父母的坟前,我颤抖着手点燃蜡烛,那微弱却坚定的火光,在风雨中摇曳,恰似我此刻复杂又浓烈的思念。香烟裹挟着我们的缅怀,缓缓飘散。儿子和侄孙依次肃立在祖坟山的多位先辈坟墓前,他们的沉默中,我感受到家族精神的延续和对先辈无尽的敬意。



耄耋之年的堂兄嫂得知我们回乡扫墓,一上午都在为迎接我们而忙碌。走进家门,满满一桌丰盛的午餐映入眼帘,每一道菜都冒着热气,饱含着他们的深情厚谊。

饭桌上,熟悉的乡音与温暖的问候交织。我们边吃边聊,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那些琐碎又珍贵的过往,在欢声笑语中被一一唤醒。听着堂兄嫂讲述着村里的新事旧事,看着他们满是皱纹却又洋溢着幸福的面庞,我心中满是感动与温暖。这一顿饭,不仅慰藉了我们的肠胃,更让漂泊许久的心灵找到了栖息之所,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好像从未走远 。



雨渐渐停歇,我们踏上归程。天空被云雾笼罩,一片朦胧。车内很安静,只有车轮碾压路面的沙沙声。长时间的奔波,让我的腰和腿酸涩麻木,可我的内心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

当夜幕降临,我们回到星城。今天的一切仍在心头翻涌,这一天的疲惫在跪到父母的坟前那一刻便化为满足。这一年一度的奔赴,是我与父母跨越阴阳的对话,是亲情的延续,是我对他们深深的眷恋。

湘源地2025.4.4清明于长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