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4月4日)是传统的清明节,除了追思故人,清明节也是一场美食盛宴。从江南水乡的艾草青团到闽东山区的乌稔饭,从北方巧手捏制的花馍到闽南丰盛的润饼菜,美食不仅诉说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更延续着对先人的追思与缅怀。一起看看各地清明美食有哪些?

青团的美味你尝了吗?

青团是清明节最具有标志性的美食,流行于上海、浙江等江南地区。在过去,每逢清明节前夕,人们会去山野采摘艾草或一种名为“浆麦草”的野生植物,用其汁水拌糯米粉制作成团子,再加入豆沙或莲蓉馅儿蒸制。有着淡淡的青草香气的青团就出锅了。


青团。图/IC photo

不过,科技进步让手工制作青团转变为标准化生产,使得现代青团早已突破时令限制,成为四季皆宜的美食。而青团的品类也多种多样,有咸蛋黄肉松、龙井茶、马兰头香干等新口味的青团,也有网红款流心芝士青团,受到消费者喜爱。

青团虽好吃,但也要注意选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文指出,消费者选购青团时,要注意选择超市、商场等正规经营渠道,不在无证单位购买。其次是查看产品信息。检查标签、配料表和生产厂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标识)和产品标准代号等信息是否齐全。

另外,不购买信息不全、不清晰或有篡改迹象的产品,常温即食青团不应有漏气、破袋等现象。最后要留意产品保质期和贮存条件。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产品类型,不要购买或食用过期青团。挑选青团以清香味浓郁、颜色自然油绿为好。发青、发黑或颜色过于艳丽的,不建议购买。

乌稔饭、枣糕等清明美食齐聚

清明节食俗不只有青团,各地还有不同特色的地方美食,例如北方地区的枣糕、花馍等,浙江西南地区的乌稔饭、江南一带的清明螺等。

枣糕。清明前后,北京、河北等地区的人们会用酵糟发面,夹枣蒸熟食用,口感香甜软糯。据传这一美食的由来是为纪念春秋时期著名的忠臣隐士介子推,所以枣糕又叫“子推饼”,过去,人们在清明时节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捏花馍。“三月里寒食又清明,燕燕钻满圪枣林”。清明前后,陕北延安、榆林地区的人们都会用发酵面捏面花,捏成各种形状,点缀颜色蒸熟晒干食用,叫作“捏燕燕”,相传这个风俗,也源于寒食节纪念介子推,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捏面花来表示对逝去亲人的祭奠。

乌稔饭、清明螺。在闽东和浙江西南地区,每逢清明,当地人都会做的一道时令食物“乌稔饭”,尤以畲族制作最为地道。当地人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树叶汁中蒸制,成品乌黑发亮却米香四溢,别具风味。此外,江南水乡还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这个时节采食的螺蛳,肉质肥美细腻,可炒、可拌、可醉、可糟,多种烹调方式都能展现其鲜嫩口感。

润饼菜。在福建泉州、厦门地区,清明节有吃“润饼菜”的风俗,这是以面粉为原料制作的薄饼,卷入胡萝卜丝、肉丝、蚵仔煎等食材即可食用,类似于北方的春饼,当然,薄饼上还可以根据口味喜好抹适量辣酱吃,别有一番风味。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唐峥

校对 陈荻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