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正当时,英雄精神永传承。3月31日至4月1日,由滨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双拥优抚大篷车·助力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特别课堂先后走进无棣县棣州希贤学校、滨州职业学院,为青少年学生和军士生带来一场生动的红色精神洗礼。
在无棣县棣州希贤学校,两位特殊讲师——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某部原团长郑勇利,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国防教育专家郑闽江,以“战旗飘扬处 精神永传承”为主题,为40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穿越时空的国防教育课。
这堂特别的国防教育课浸润着革命家风的传承。两位主讲人作为渤海老战士郑海亭、李方的后代,将父辈的红色记忆化作生动的教材。郑闽江教授精心准备的《追思渤海老战士刘天祥烈士》主题宣讲,让251团团长刘天祥的形象跃然眼前。当讲到这位土生土长的无棣英雄在渡江战役中三次负伤仍坚持指挥,最终牺牲在解放上海战役时,会场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生动感人的讲述,将同学们带回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五年级学生徐振泽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激动地说:“以前只知道刘天祥是烈士纪念碑上的名字,今天才明白他为什么是我们无棣的骄傲!”
郑勇利团长与同学们分享了战旗部队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并与同学们互动交流,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宣讲活动后,一行还到无棣县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在刘天祥烈士墓前,大家默哀鞠躬,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仰和怀念。
在滨州职业学院,郑闽江教授以“百面战旗红之大嶝岛战斗模范连”为主题,为300余名军士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红色国防教育课。此次课堂深入挖掘渤海老区与“大嶝岛战斗模范连”的光荣历史,激励新时代军士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使命。
渤海老区是人民解放军第28军的发源地,被誉为“渤海劲旅”的部队正是由山东八路军渤海军区子弟兵组成。作为全国最早悬挂“大嶝岛战斗模范连”荣誉战旗的革命纪念馆之一,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见证了这支英雄部队的辉煌历史。郑闽江教授从战旗的由来讲起,带领军士生们回溯了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课堂上,郑闽江教授强调,战旗背后是信仰的力量,是人民军队不畏牺牲、敢打必胜的精神写照。她鼓励军士生们以英雄为榜样,刻苦训练,锤炼本领,将“大嶝岛战斗模范连”的精神融入血脉,成为新时代国防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此次“双拥优抚大篷车”活动,通过邀请国防教育专家在战旗家乡讲述战旗故事的形式,让红色历史可触可感,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爱国拥军热情。下一步,滨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继续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成长血脉,为强国兴军凝聚青春力量。
记者 张贵英 通讯员 汪洪臣 门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