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爷爷去世时的那段经历,张先生至今心绪难平。他是被爷爷一手带大的,爷爷的离世对他而言是个巨大的打击。然而,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在爷爷刚离世不久,多家殡葬公司就争相联系他,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抢单大战”。
2023年4月17日,张先生的爷爷因突发疾病在家中离世。当时,他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但医护人员抢救无效后宣布了爷爷的死讯。在张先生还未从悲痛中缓过神来,甚至还没来得及通知父母时,他的手机就响个不停,来电显示都是殡葬服务公司的号码。他疑惑不解,这些公司是如何得知他爷爷去世的消息的?
更让张先生感到不安的是,当他返回爷爷家时,发现门口已经站了一堆殡葬公司的人,他们甚至已经开始帮爷爷处理后事。这种不请自来的行为让张先生感到极度不适。虽然父母看在对方已经帮忙的份上,当场付了定金,但张先生心里始终有个疙瘩。
事后,张先生质疑急救中心和殡葬公司之间是否存在猫腻。他回忆说,三年前处理奶奶后事时并未出现类似情况,而此次多家殡葬公司同时出现,让他不禁怀疑逝者信息是否被泄露。
对于张先生的遭遇,沈阳市急救中心否认了急救人员泄露信息的情况,并表示急救流程严格保密。而有殡葬行业从业者透露,部分机构可能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对此,沈阳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建议市民如遇此事可直接报警处理,沈阳市卫健委也表示将严肃处理此类违规行为。
律师指出,若查实急救人员或医疗机构泄露逝者信息,可能涉及多重法律责任。同时,家属在遭遇类似情况时,应保留证据,向相关部门投诉,并可依据《民法典》主张殡葬公司不当行为侵害人格尊严,要求赔礼道歉及赔偿。
除了殡葬行业存在逝者信息泄露问题,其他涉及个人隐私的行业也存在类似情况,例如:
1. 医疗行业
- 患者信息泄露:部分医疗机构或医护人员可能因利益驱使,将患者信息出售给医药公司、保险公司或其他第三方,导致患者频繁接到推销电话或骚扰信息。
- 案例:曾有医院工作人员因售卖患者信息被追究法律责任,医院也因管理失职受到行政处罚。
2. 房地产行业
- 业主信息泄露:物业或房产中介可能将业主的个人信息(如电话、住址等)泄露给装修公司、家具公司等,导致业主频繁接到推销电话。
- 案例:某小区物业管家将上千户业主信息泄露至商业微信群,业主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3. 教育行业
- 学生信息泄露:学校或培训机构可能将学生信息出售给课外辅导机构、留学中介等,导致学生和家长频繁接到推销电话。
- 案例:某培训机构因泄露学生信息被曝光,涉事人员受到处罚。
4. 电商与快递行业
- 用户信息泄露:电商平台或快递公司可能因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用户频繁收到垃圾短信或诈骗电话。
- 案例:某快递公司因信息泄露事件被曝光,用户信息被非法获取并用于诈骗。
5. 金融行业
- 客户信息泄露: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可能因内部人员违规操作,导致客户信息泄露,客户频繁接到推销电话或诈骗信息。
- 案例:某银行员工因泄露客户信息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银行也因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被罚款。
6. 酒店与旅游行业
- 客户信息泄露:酒店或旅游平台可能因系统漏洞或内部人员违规,导致客户信息泄露,客户频繁接到推销电话或诈骗信息。
- 案例:某酒店因存在数据泄露风险被行政处罚,责令立即整改。
7. 网络平台与社交媒体
- 用户信息泄露:某些网络平台或社交媒体可能因安全漏洞或内部管理问题,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用户频繁收到垃圾邮件或诈骗信息。
- 案例:某社交平台因泄露用户信息被曝光,用户信息被非法获取并用于精准营销。
8. 汽车行业
- 车主信息泄露:汽车销售商或维修店可能将车主信息出售给保险公司、汽车配件商等,导致车主频繁接到推销电话。
- 案例:某汽车销售公司因泄露车主信息被曝光,涉事人员受到处罚。
9. 电信行业
- 用户信息泄露:电信运营商可能因内部管理不善或系统漏洞,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用户频繁接到推销电话或诈骗信息。
- 案例:某电信运营商因信息泄露事件被曝光,用户信息被非法获取并用于诈骗。
10. 教育机构与培训机构
- 学生信息泄露:教育机构或培训机构可能将学生信息出售给其他培训机构或教育机构,导致学生和家长频繁接到推销电话。
- 案例:某培训机构因泄露学生信息被曝光,涉事人员受到处罚。
其实无论任何领域,这些骚扰电话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 利益驱使:部分行业因利益驱使,导致内部人员违规操作,泄露用户信息。
- 管理漏洞:部分行业因内部管理不善或系统漏洞,导致用户信息泄露。
- 法律风险:信息泄露行为可能触犯《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涉事机构和个人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个人认为的应对措施
- 加强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信息泄露行为。
- 完善制度:各行业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
- 提高意识:用户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慎提供个人信息,避免信息泄露。
这些案例表明,信息泄露问题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多个行业。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更需要各行业的自律和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
希望以后这类隐私防范做得越来越好吧,也希望骚扰电话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