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宝妈分享,去年她花了6万块钱接手自己小区的快递驿站。本来想着通过快递驿站挣点钱,没想到掉进一场商业欺诈陷阱,最后通过法律手段才脱身。
1、事件经过概要
宝妈听说这几年快递驿站挺赚钱,于是向她小区的快递驿站打听,快递驿站老板很热情,很快他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一天,驿站老板对他说,因为家里老人要做手术,决定把驿站转让出去,问他要不要。因为有前面的接触,这位宝妈对驿站老板深信不疑,但步步掉进“陷阱”,最后用6万块钱接手。
宝妈只转让了驿站,但没有转让客户和快递员资源。当宝妈兴致勃勃到店里接手生意时,原来驿站前老板也跟着来了,并且。以“帮忙过渡”为由长期驻守驿站,掌控了店铺所有生意,宝妈插不上手,还对外称宝妈是他的表妹。并且前老板的丈夫就是快递员,为了压低自己的投件费用还联合其他快递员不把快递往驿站放。就连驿站的桶装水客户要订水也要通过前老板。本想着能赚一笔,没想到是这种结果。宝妈很无奈选择报警,警察叔叔说这是商业欺诈,不属于派出所管,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网友评论
“除非家里有人是这个片区的快递员并且包了三个快递以上,不然你前脚接,后脚附近就能再开一个,并且快递都放在那边去。”
“想做的朋友一定要了解清楚,重要的不是每天入库多少,重要的是看看罚款多不多,寄件平均每天多少个,公司结算勤不勤快。”
“需要自己去和快递公司谈合作,才有货放在店里。有些驿站自带快递,这个一定要了解清楚”“不管什么店能赚钱的店是不可能转让的”
“所以说任何事情都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一般都是家人有快递员才干这个”
有相关报道报道过,快递驿站转让背后,是复杂的权属关系,也有专门瞄准“创业”小白的隐蔽骗局
3、如何避免踩坑?
①、不要轻信“急转”理由,例如“家里急事”“生病、生孩子、看孩子……”
②、仔细核实盈利情况,查看经营流水,多向同行打听,必要时向快递公司打听详细转让店铺详细信息。例如:投诉多不多,有没有违规操作,有没有片区授权权属关系等。
③、合同要明确转让细节,包括客户资源、快递员资源、所有经营资源,并且无额外的资源费用或补贴。
④、防止前店主干预经营,保存好沟通记录,有问题及时求助专业法律人士。
⑤、留证据,必要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