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剧柏含 如鑫淼
公元87年3月29日,汉武帝“刘彘”驾崩,享年70岁。
他是西汉第7位皇帝,16岁登基,在位54年,堪称“雄才大略、千古一帝、文治武功”。后世传颂跟秦始皇放一块儿叫“秦皇汉武”,当然我们客观讲汉武帝也备受争议。很多人讲他是暴君、昏君,这样的评价也是有的,历史人物一般评价总是要一分为二。
汉景帝有很多儿子汉武帝排在中间,他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按说轮不到他当皇帝,汉景帝的长子叫“刘荣”。汉景帝初登大宝,皇后“栗姬”便以其倾城之貌与温婉性情独得圣宠。随着其子刘荣被册立为太子,她的地位也随之显赫一时。然而,这份尊荣并未让她保持谦逊与谨慎,反而滋养了她的骄横与自大。
栗姬不仅多次轻视皇后,更敢于直面挑战汉景帝的权威,这在当时的社会中实属罕见。当栗姬满心以为皇后之位唾手可得之际,馆陶公主刘嫖的介入,却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彻底颠覆了她的愿景。刘嫖心怀将爱女陈阿娇推上皇后宝座之愿,遂向栗姬提出联姻之意。然而,栗姬因对刘嫖心存芥蒂,加之对自身地位的过度自信,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一联姻请求,此举无疑成为了她命运轨迹的重大转折点。
面对拒绝刘嫖并未善罢甘休,她凭借自身的权势与影响力,不断在汉景帝面前散布栗姬与其子刘荣的负面言论,同时积极扶持刘彘(日后的汉武帝)作为新的皇位继承人。经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政治较量,汉景帝最终决定废黜太子刘荣,并将栗姬打入冷宫。
病中的汉景帝,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他紧紧握住栗姬的手,深情地嘱咐道:“栗姬啊,我恳请你能够善待我的十四个儿子。”然而,栗姬却因心中的怨恨与不满,愤怒地回应道:“哼!我才不会呢,他们又不是我亲生的孩子。”此言一出,如同利刃穿心,让汉景帝心痛不已。栗姬的拒绝,让汉景帝倍感失望,同时也为她与刘荣的未来画上了句号。
随着汉景帝的离世,栗姬的境遇急转直下,她失去了皇后的地位,被幽禁于冷宫之中,昔日的辉煌与宠爱皆成泡影。她的生活愈发困苦,最终在无尽的孤独与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至于她的儿子刘荣,尽管被贬为临江王,却仍未能逃脱命运的魔爪。在封地被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二十四岁。这一切的变故,让人深刻体会到命运的变幻莫测与人性的复杂多面。
栗姬的经历,是对权力与人性的一次深刻反思。它告诫我们,无论身处何种高位,都应保持谦逊与谨慎,因为权力虽能带来荣耀,但若不加以珍惜与维护,终将如流水般逝去。栗姬的悲剧,不仅是她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对权力与人性的深刻警示。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的抉择都如同涟漪般影响着未来的走向。
相形之下汉武帝刘彻他妈妈比较厉害,这个人“刘嫖”凭借自身的权势与影响力,不断在汉景帝面前散布栗姬与其子刘荣的负面言论,同时积极扶持刘彘(日后的汉武帝)作为新的皇位继承人。经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政治较量,汉景帝最终决定废黜太子刘荣,并将栗姬打入冷宫。“王这个智情商很高很有手段,入宫之前其实他嫁过人而且生过孩子。
汉武帝的外婆找人算卦说这个女子以后会是富贵之命。所以带人到女儿的婆家把女儿活活抢过来了,后来送到宫里。再后来就生了刘彻就是汉武帝 这个“王志”就是汉武帝刘彻他妈,很有心计对宫廷斗争其实洞若观火。她拉拢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返回来和窦太后的关系就很好了。
就这样汉武帝就成了一个候选人,最终取代了太子“刘荣”刘彘小时候智商特别高。他六七岁的时候他妈妈带他去见姑姑,他有个表姐叫“陈阿娇”。她姑姑说这两个人结个亲吧,然后,郭涛公主就问你喜不喜欢这个小表姐呀?汉武帝说喜欢,姑姑就问那你怎么喜欢他呢?刘彻回答说:“我要用黄金造一个屋子让我小表姐住里边,这叫金屋藏娇”创造了个成语。
刘彻6岁登基。古人86岁年纪就不小了就很成熟了,他就开始巩固自己的地位巩固中央集权。这个制度从秦始皇开始建立之后并不稳定,所以秦朝没几年就被秦灭了。
贵族不甘心楚汉相争,所以这个所谓皇帝制度刚诞生就遇到重大挑战。鼎立时期有七国之乱,地方诸侯做大了地方分权皇帝中央集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很短时间内地方势力没有再向中央挑衅,但是,得想办法巩固要不然让地方有几年他缓过来怎么办?所以,汉武帝登基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巩固自己的权力,削弱地方权力。汉初,丞相往往是开国的功臣位高权重,对皇权实际上是一种威胁。不利汉武帝,一方面对丞相打击压制,另一方面要复制新势力牵制他。
重用自己身边比较信任的尚书、中书,参与处理国家大事就是削弱。刘彻一方面削夺诸侯王的权力,再就是打击地方豪强。
另外,刘彻不是采用董仲舒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学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影响2000年儒学的材料是有为的,这和之前那个无为而治就完全不是一码事儿了。当然大家知道汉武帝做的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打击匈奴,你看电视剧《汉武大帝》有句很著名的台词,刘彻说的说:“攻守易形”。
他在位54年有44年和匈奴作战。 因此有很多人讲“穷兵黩武”,从汉武帝这个角度讲这仗恐怕是要打。因为匈奴威胁了汉朝的安全,当年刘邦和项羽顾不上北边的匈奴。
当然,匈奴利用这个机会往南打战打占了大片土地人口。汉武帝刘彻的时候国力增强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也算是保护国家的安全了。
汉、匈战争大概是三个阶段:公元前127年的时候卫星把匈奴赶到阴山山脉以北。中原和西域相连通的地方,将匈奴赶出河套,卫青收复河套地区,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这句话指的是沙漠以南没有匈奴的王庭,也就是说匈奴的政权彻底的离开了盘踞多年的河套地区.具体做这事儿是“霍去病、李广”做的。
中国古代历史,汉武帝也是许久未见自家姐姐平阳公主,此时正好闲来无事,便去串串门。此时的汉武帝与他的表妹兼皇后成亲好几年了,孩子还是不见踪影。于是这平阳公主一听老弟来了,赶紧刚准备已久的一大堆小萝莉拉出来给弟弟挑选一番。但这婚姻大事向来就讲究一个缘法,这些个妹子虽然各有千秋却找不到心动的感觉。 既然没有看上眼的,平阳公主也就暂且不提。遂叫出了平阳歌舞团给老弟来了一场演出。这平阳歌舞团一出场,汉武帝那沉浸已久的小鹿突然打了激素,叮咣的给小心脏一顿撞。只见这汉武帝那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平阳歌舞团的领舞。平阳公主也发觉了老弟的异样,便成人之美,在老弟吃饱喝足之后把这个领舞让其带回家。此时的汉武帝也是万万没想到,今日把这个领舞带走,还来了一个买一送三。 因祸得福,卫青入仕 说道卫子夫在平阳歌舞团领舞被汉武帝带回宫之后,时隔一年多也没得到汉武帝的召见。就在汉武帝辞退宫中的老弱病残之时,卫子夫跑了过来说我太难了,我要回家。这是汉武帝才想起来之前带回来过一个心动女生,当晚便宠幸了一番。卫子夫当晚被一枪中靶,此时被汉武帝的小表妹得知瞬间觉得好气哦。结婚这么多年也没有孩子,你这一发就入魂,不得了啊!皇宫之中人多口杂也不方便动手,怎么办呢? 突然听说卫子夫还有个弟弟在平阳公主手底下当骑手,灵光一闪决定杀他弟弟泄愤!小表妹是暗中派出杀手死士去伏击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好巧不巧,眼看得手却被卫青的老铁公孙敖撞见,并将其救了出来。汉武帝得知此事顿时大怒,便召卫青觐见,让他当一个建章监,并加侍中。从此卫青便成了汉武帝的小跟班,一起玩耍。官职更是频繁晋升。 舅甥踵起,一战封侯 汉武帝元光五年,匈奴南下来犯。汉武帝也觉得自己的跟班可以独当一面了,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独领一路兵马北上抗敌。卫青首战便是势如破竹,直捣黄龙。直接打到了匈奴的圣地龙城。其他三路兵马均是大败或无功,身为唯一的凯旋之师,卫青被汉武帝封为关内侯。 此后捷报连连不断,把匈奴打的闻风丧胆。 元朔六年,已经官拜大将军的卫青再次率军进攻匈奴,但此战他带上了自己的外甥霍去病一同前往。年仅十七岁的霍去病那是一个年轻气盛,天不怕地不怕。带着八百骑军就冲向匈奴腹地,一连几天都没有音信。就在众人都以为霍去病已经战死之时,他带着一堆俘虏赶了回来,足足抓了2千多人。卫青一看,我滴个怪怪!这不是匈奴的国相嘛,还有单于的老叔等七大姑八大姨抓回来一大半,更是把单于的爷爷给砍了。
霍去病一战成名,被封为冠军侯。舅甥2人皆是一战封侯,不得不说卫子夫家的亲戚属实强悍! 2020-06-30 10:32 而且是霍去病舅舅最终他们二人的军队相比雄大。当时汉武帝最后一次和匈奴大规模作战总指挥是李广,之后,当时对匈奴形成了包围圈。
汉武帝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也是两条腿走路,鼓励我辈要有勇有谋,才能国富民强。13年后,太子造反被镇压,所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所以说刘彻到晚年家里宫里这点事儿闹得不亦乐乎。
另外,打仗要花钱呀,文景帝攒的钱基本上花光了。老百姓又回到民不聊生的状态,甚至到元丰4年今冀州地区有200万流民,整个汉朝是五千万人口,200万人无家可归。
比例很高日子过不下去了,至于汉武帝刘彻到晚年也开始反思汲取教训。但能做的是有限的,他封宰相田千秋为“富民侯”,意思就是富民让老百姓富起来。有这个愿望封侯有用吗?后来“霍光”上台以后开始休养生息,军事上不再主动进攻而是积极防御,这钱省下来老百姓负担减轻,日子就好过一些。
从汉武帝角度来讲,内心可能多多少少也放松一点儿吧。他16岁登基皇帝,一座座就是54年,70来岁驾崩。有人说他雄才大略有人说他暴君昏君,但是大家都会承认这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皇帝之一。
(作者:剧柏含 系国家二级作家 高级书画师 高级政工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