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传统医学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护住自己的阳气呢?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所以在清明前后,饮食宜温,另外,这个时候可以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老话说:“春季阳气升发,肝气易随春温而亢盛,若疏泄失常则易导致肝火上炎或肝气郁结,引发失眠、烦躁等症状”。



所以清明前后,建议中老年:少吃猪肉,多吃4样强肝菜,安睡到天亮。猪肉过于的肥腻,容易造成上火的情况,而吃上一些温性的强肝菜,则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睡眠。

1、 蒜蓉蒿子秆

蒿子秆,就是茼蒿的一个秆子,本草纲目》称其“养心安神”,富含维生素C和钾,可调节神经系统,缓解春季肝火旺导致的头痛、失眠。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蒿子秆拿来炒。



做法:茼蒿的叶子留着清洗干净,我们可以凉拌或者是做汤吃,这个蒿子秆把它清洗干净,掐成段,锅中放入植物油,来点蒜蓉,接着放入准备好的蒿子秆,把它炒匀,放入盐加入生抽还有鸡粉,就可以直接开吃了。

2、 荠菜红薯羹

荠菜,性凉味甘,能清肝明目、利水消肿,其胆碱成分可改善肝功能,缓解春季目赤肿痛及肝郁型失眠,搭配这红薯粉一起,清香滑嫩,还特别的有营养。



做法:把荠菜清洗干净,接着放入到锅中,焯水之后捞出来备用,把它切成末,锅中放入猪油,这个时候可以来点蔬菜,比如说笋丁还有豆腐丁,亦或者是胡萝卜丁还有香菇丁,炒香之后,放入开水,然后用红薯粉勾芡,放入荠菜末搅拌均匀来点盐和鸡粉就可以了。

3、 豆腐拌香椿

香椿含楝素和多酚类物质,可抑制幽门螺杆菌,减轻肝脏解毒负担,其香气成分还能舒缓情绪,改善焦虑型失眠。 尤其是搭配这豆腐一起,能大大刺激人的胃口。



做法:把豆腐清洗干净,接着对其进行焯水,然后把它捞出来,接着对香椿焯水,切成末,找一个碗,把两种食材放在一起,加入盐和生抽,香醋、放入香油,把它拌匀就可以开吃了。

4、 油焖野山笋

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春笋的生发之气与肝木相呼应,缓解肝郁气滞,疏肝理气。而在春笋当中,野山笋无疑是滋味最为鲜美的,把它制作成家常菜,也是相当的下饭。



做法:把野山笋采摘回来之后,去掉壳,切成斜刀,锅中放入植物油,烧热之后,放入蒜末,来点腊肠,把野山笋放进去直接炒,放入一点盐,来上一点酱油,喜欢吃辣椒的可以来点辣椒,把它拌匀,最后来点五香粉,就可以出锅了。

清明前后,如果中老年人容易失眠的话,不妨从饮食着手,这个时候顺应自然规律养肝,既能清解春燥,又能通过“肝-睡眠”双向调节机制改善睡眠质量。这样整个人也会变得更加的有精神,体力也会更加的充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