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昨天呢,爆出了一条大新闻,胖胖本来是想写一写的,但看了看不少自媒体的朋友写出来之后文章直接被“嘎”。

胖胖就决定听劝,该不碰的还是不碰。

今天咱们聊点安全的话题。

胖胖记得《资本论》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资本如果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不得不说,有些问题看似不起眼,实则吃相相当难看。

昨天,粤风潮爆出一条新闻,说广州市民在某大媒体的“领导留言板”上投诉,表示自己搬入天河区康乐新村后,发现只能使用某私人宽带,高价低速,别的运营商根本进不来。

这一爆料呢,引发了网友热议,评论区瞬间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这不是个例,很多地方的城中村早就成了宽带垄断的重灾区。

胖胖以前也住过城中村,对这事其实一点不意外。

通常情况下,城中村的网络资源并不是自由竞争的,而是被某些“利益相关方”打包给了特定的运营商或者私人宽带公司,形成独家经营模式。

简单来说,村里早就有人“替你选好了”宽带,不管你想不想,你只能用。

这个垄断是怎么形成的?

城中村,顾名思义,就是城市中的“村”,这些地方大多是本地村民的自建房,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学生或者短租客。

因为租客流动性大,管理比较松散,所以很多“管理”上的事情,往往是由村集体或者村里的“管理者”来拍板的。

宽带这块,就是一个典型的“拍板”领域。

某些村委或者村里的大房东,会和某家运营商或私人宽带公司达成协议,把整个村子的宽带业务打包出去,形成独家经营。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当然是利益!

一方面呢,村里管理方可以收取“入场费”或“管理费”,想在这个村里提供宽带服务?

可以,但你得交钱,给村里一笔“管理费”。

另一方,运营商获得垄断市场资格,没有竞争,就没有价格战,想定多少价格都可以。

那其实任何行业都一样,只要形成了垄断,价格自然不会便宜。

所以价格高,服务差,租户们是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高价的宽带。

那我不想用这个私人宽带,我就拉个自己喜欢的运营商的宽带,行不行?

理论上,消费者是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运营商的,但在城中村,这个权利往往是“理论上的”。

你要自己拉?不好意思,不让装。

你偷偷装?网友反馈有可能第二天就被剪线。

你投诉?有些东西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很多租户最后只能被迫接受村里“安排”的宽带,即使价格比市场价高了一大截。

其实,这种垄断现象已经存在很久了,那为什么最近大家开始频繁投诉呢?

胖胖觉得,估计主要问题出在于是价格实在是太离谱了。

以前,大家可能觉得贵一点点还能忍,但一旦宽带价格越来越高,用户的忍耐度自然到了极限。

再加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刚需,很多人需要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直播、打游戏,这时候,一个好不好用的网络就直接影响生活了。

一旦觉得生活被影响,自然就不会继续忍气吞声。

其实,这东西于情于理都有点说不过去,通信市场本应该是开放竞争的,任何运营商都可以自由进入,但在这种的“游戏规则”里,这一点形同虚设。

而租户呢,也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宽带,而不是被迫接受“私人宽带”的霸王条款。

这样的垄断,背后并非简单的“市场规则”,而是利益与各方勾结的产物。

受益方的利益最大化,却牺牲了普通租客的权益。

他们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入场费”和“管理费”,可是这背后,却有多少租户,顶着高价的网络,不得不忍受这些利益博弈的后果。

资本逐利无可厚非,但如果有些人放任这种垄断行为不管,那么受损的永远是普通消费者。

不过,谁说普通人有“选择”的权利?

有的,只有选择“忍耐”的资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