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这两天呢,大号又被限了,聊点能聊的。
昨天刷视频,刷到一条新闻:短剧推广,翻车了。
短剧大家都知道,就是短视频平台上那些动不动就十几秒、几分钟的小故事,剧情紧凑,情感浓烈,主打一个“上头”。
短剧推广,胖胖其实也是接触过不少。
前几年,某些平台甚至有流量扶持,很多广告找上门来。
胖胖一圈看下来,核心模式无非就是利用短剧自带的话题度吸引流量,然后通过短视频描述、评论区留言、私信等方式,把用户引导到特定的付费平台。
每成功拉来一个付费用户,推广者就能分一杯羹。而推广者自己,也往往是被这种模式“洗脑”进去的。
什么“在家轻松躺赚、日入千元”“宝妈副业首选”……
你想啊,这目标的韭菜群体精准得可怕:
宝妈(时间充裕,希望赚钱补贴家用)
打工人(厌倦朝九晚五,渴望副业翻身)
大学生(时间自由,愿意尝试新事物)
失业人群(急需收入来源,容易冲动)
那为什么是骗局?
问题就在于,所谓的“轻松赚钱”根本就是个谎言。
很多人是被“免费学习短剧推广”吸引进去的,一开始确实有一些免费课程,但内容基本都是在画饼,告诉你这个行业如何暴利,机会如何难得,只要抓住了就能翻身。
但当你想要真正操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了,比如:
买推广工具,告诉你“想快速起号,必须买XX软件”“不买就会被限流”,一套下来几百上千。
买剪辑教程,一套“专业的短剧剪辑教学”,上千块。
交推广费,想要你的短剧获得流量?那就花钱推广,几百到几千不等。
等你真正“入局”后才发现,所谓的“轻松赚钱”就是让你不断投钱进去,但收益遥遥无期。
所以吧,你说骗子能收割这么多人,单单是因为他们话术高明吗?
胖胖认为更是因为很多人根本没有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
有些群体他们活了几十年,看似成熟,实际上从未真正理解过商业如何运作。
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被动接受信息,却没有真正去思考过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所以,有些话,在胖胖认为,反着听才更接近真相。
他们鼓吹的“轻松赚钱”,往往意味着无穷无尽的坑;
他们包装的“成功人士”,很多不过是换了一身行骗的皮囊。
因为他们的评价标准,从来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如何最大化收割韭菜。
正是因为如此,短剧推广才会成为这几年流行的骗局之一。
很多人在被骗的过程中,不是因为缺少判断力,而是因为他们习惯了依赖外部来告诉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骗子们懂这一点,所以他们利用“师傅带徒弟”“只要听话就能赚大钱”这样的模式,精准地迎合了这些人的心理,让他们一步步掉入陷阱。
而最可怕的一点在于,短剧推广已经变成了变相的传销,赚钱的关键根本不是推广短剧,而是发展下线。
很多人进去后,会被“师傅”告诉:
“自己做推广收益有限,要想真正赚钱,就得发展团队。”只要能拉到新人交钱,自己就能拿提成。
这不就是典型的“拉人头”模式吗?
真正赚钱的,永远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而新手进来,只是不断投钱,根本赚不到钱。
那胖胖刷到央视新闻报道提到,这种短剧推广本身就踩在违规边缘。
很多内容是二次剪辑、搬运,甚至带有欺骗性的引流方式,严重违反短视频平台的规定。
一旦被举报或平台审核,轻则限流,重则封号。
很多人辛辛苦苦做了几天,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结果账号直接被封,血本无归。
当然,咱们呢,也别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说实话,短视频行业确实有赚钱的机会,但门槛远没有骗子们说得那么低。
但是如果真有“零基础轻松赚钱”的项目,那早就被人抢光了,哪还轮得到普通人?
按正常了解互联网逻辑的人就会清楚,真正能靠短剧赚钱的,基本都是平台、MCN机构,以及有资源的大V,普通人根本抢不到多少流量。
胖胖记得《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话:“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骗子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专挑最缺钱的人下手,给他们画一个“轻松日入千元”的梦。
但现实是,真正赚钱的项目,都是有门槛的。
如果一个副业真的那么容易赚钱,市场早就挤爆了。
世界上根本没有“零风险高回报”这种好事。
很多人想着“试试看”,结果一步步被拖下水,最后才发现,自己只是被收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