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青”春与书,万“马”奔途,为充分发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广大青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书籍中淬炼思想之魂,深扎信念之根,校团委开展“青春年少好读书”系列活动,设置“青思悦读”专栏,让阅读的春风吹进满井之中,坚定文化自信的信念,以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
本期悦读人 宋广轩
宋广轩,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20级博士生,第十五届“励志计划”学员,曾任自博第一党支部书记,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本科生/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作为一名青马工程学员,同时又是一名博士生,寒假里,我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读完了《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这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了40位院士的成长经历和突出贡献,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始终将国家需求放在首位。
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始终怀着“科学救国”“科技强国”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难,精益求精,在艰苦的条件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我被他们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打动,这种精神,引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科技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院士们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后辈,为中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在他们的精神指引下,我对自身未来的科研道路和担负的青年使命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书中院士们将个人志趣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的事迹令我深受触动。钱学森突破“卡脖子”技术创立工程控制论的历程,以及竺可桢在抗战烽火中守护科技火种的事迹,让我对自己面向材料服役的知识挖掘与性能预测的研究方向有了新的思考。在构建材料腐蚀预测模型时,我在导师和课题组的指导下将目光投向在国计民生中广泛应用的低碳钢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高熵合金中,并开发“‘一带一路’材料腐蚀数据库和信息资源网络化共享平台”,让AI服务于国家战略。当代科研不仅要追求理论的高度,更要扎根实际应用,将基础研究与工程需求深度融合。这正是对钱学森“工程科学思想”在智能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我从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思想中获得启示:科学家精神不仅需要仰望星空的理想,更要脚踏实地的工程转化能力。在实验室调试算法时,钱三强“骑驴找马”的科研智慧常激励我:既要保持理论的前瞻性,也要善于用现有条件实现技术突破。材料腐蚀数据研究常常面临非线性严重、特征空间维度高、数据样本不足等限制,我引入跨模态知识图谱构建“数据+知识”双驱动的预测模型,用工程化的思维将创新构想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方案,使得具备成分、结构、工艺多样性的数据集能够被利用,对高熵合金耐蚀性能的预测在均方误差上比之前方法最终提升了16%。院士们的成长故事和自己过去的科研经验让我逐渐理解,工程思维需要在日常科研中不断探索、勇于突破,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书中院士们面对困难百折不挠,面对荣誉先人后己,将毕生心血奉献给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民族复兴。青马工程学员的身份让我深刻意识到,科技报国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攻坚克难,更是对青年群体的精神引领。在参加科创竞赛时,我与团队为帮助震颤症状患者自主进食一起开发了一款防抖餐具,获得了iCAN国际赛赛金奖等多项国家/省部级奖项,团队荣获2020年“感动北科”团队。荣誉背后,我们在与医生、患者、投资人的交流中,切身感受到科技与人文关怀的紧密结合,以及科技创新在改善人们生活中的巨大价值和意义。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我将以院士们为榜样,积极参与科研团队合作。同时,我也会继续关注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出努力,传承院士们的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的使命担当。
作为一名工科博士生,我深知科研创新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关键力量。《国之脊梁》中院士们在各自领域的创新实践令人钦佩。例如,王选院士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方面的突破,引领了中国印刷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让我认识到,科研创新需要挑战和超越传统思维,实现技术突破。另外,新时代的科研更加需要团队合作,跨学科合作、参与学术交流会议等,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更让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为我的科研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发。我期望未来能在人工智能服务材料科学的领域中,贡献更多创新成果,为国家的科技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既要像书中前辈那样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更要发挥青马工程学员的先锋作用,以院士们为榜样,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近期专题 欢迎投稿
出品 | 北科小博士新媒体工作室
来源 | 宋广轩
责编 | 轰隆
校核 | 李丹 芯芯 永峰 钰健
值班编委 | 小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