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纹起源于我国先民对于自然中水的观察,在这一思考过程中所产生的哲学观、处事观都与水纹紧密联系在一起。早期古人描绘水纹用以乞求风调雨顺,后来在对水的观察中逐渐发展出了对人的思考。道家学派认为“上善若水,水利与万物而不争”认为做人要有像水一样平静、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的处世精神。还赋予了水齐心、坚忍、博大、灵活、公平等品格。儒家学派也以水来比喻君子仁爱、高义、智慧、果决的良好修养。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


水纹,又称海涛纹,波涛纹等,主要描绘水流波涛,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蕴含深厚的美学价值也体现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水纹一般表达的有四个含义:“富、贵、寿、喜”。






水波纹描绘的水,或细流潺潺,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宁静;或波涛汹涌,有气势磅礴,不可触犯的威严。既可以做主体纹样,也用作边饰和底纹,还可以和其他组成落花流水纹,海水游鱼纹、海水江崖纹(明清龙袍官服常用)。


新石器时期,彩陶中已出现水纹,原始民祈求风调雨顺,恐惧干旱洪灾,此时水纹是器皿上的主体纹饰,古人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少水灾的发生。


新石器 半山型彩陶罐


新石器 马家窑文华彩陶钵

商代以后水纹逐渐退居边饰或作为底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战国时期的漆器中水纹常作为底纹出现或装饰在四周。


西周 原始瓷青釉水波纹盖鼎

秦汉时期,水纹更加写实生动,有了表现浪花形态的浪花型和入字型水纹。


汉青釉水波纹双耳盖瓿局部


汉 灰陶鼎局部

魏晋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万字纹开始流行,延绵不绝的流水与万字结合组成了“万字流水纹”,寓意着吉祥富贵如流水般连绵无尽。


西晋 青釉划水波纹洗

唐代山水画兴起,水纹开始有了表达情绪的功能,画家常借柔美绵长的水纹表达细腻的情愫、波澜壮阔的水表达内心的澎湃,此时的水纹常与水生动物组合,如鱼水纹、双鲤戏波纹等,寓意如鱼得水。

宋元时期水纹开始大量应用,宋代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水成为主要表现对象,有着财富、吉祥、降火等寓意。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水波莲花纹缸


宋吉州窑波浪纹瓶


宋 吉州窑彩绘海涛纹罐










南宋 马远《水图》


元 吉州窑水波纹梅瓶

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山水画为题材的山水纹样,水纹逐渐朝着制式化方向发展,热衷描绘立体状的水。出现了形似鱼鳞的鳞片状水纹和圆弧类水纹、立水纹等形态。清朝,多出现在龙袍、官服的袖口、下摆,是身份的象征。江崖海水纹在官服中代表了“山川昌茂”、“国土永固”、“万代江山”,是皇权的象征,代表了帝王统治山河的权利。


明 青花海水行龙纹扁壶


明 正德款素三彩暗刻海兽纹三足洗


清 酱紫色曲水纹回回锦


清 蓝色地水波纹回回织金锦


清 古铜色团花万字曲水纹花缎



明清海水纹的演变


清 石青色绸绣八团金龙有水纹纹夹袍局部


清 石青色缂丝八团云蓝龙有水纹出风长褂局部


清 雪灰色缎绣八团有水八宝花卉纹料


清 绿色缎绣八团有水八仙菊蝶纹袍料


清 绛色绸绣八团有水芙蓉花袍料


清 黄色缎锁绣云寿海水纹腰圆荷包


清 乾隆款黄釉盖豆



清 乾隆款素三彩海马纹蒜头瓶(落花流水纹)

落花流水纹最早产生于宋代,是宋人以李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为创意灵感设计而成,纹样由梅花、桃花、荷花等与水波浪花组合而成。









水纹素材(图源于自《波纹集》部分):


















转自当代美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