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由于天气原因,俄乌激战的强度在2025年一季度有所下降,但是俄军仍然牢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在攻占三个重要城镇的同时,消灭乌军有生力量多达138000人。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北约秘书长吕特4月3白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北约成员国已拨款约200亿欧元,用于支持乌克兰安全。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北约军援的支持,乌军根本无法守住任何防线。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对俄罗斯国防部所发战报的统计,从1月1日到3月31日,俄军共计消灭乌军138000多人。

今年以来,尽管由于天气原因,俄乌两军的战斗强度转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俄军每个月都分别控制了乌军驻守的大型城镇,继续在前线保持着推进的势头。

1月24日,乌克兰国防部军事情报局下属军事媒体DEEPSTATE发布的最新战报表示,由于俄军控制了大新西尔卡市中心,大新西尔卡之战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

1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已于当日控制了整个大新西尔卡。

就在同一天,此前防守大新西尔卡的乌军主力第110旅在其电报频道上宣布,该部已利用天气条件巧妙撤退,大新西尔卡地区所有乌军均已突围,乌军已在大新西尔卡以西的莫克里亚利河西岸重组防线,依托河流天险阻止俄军向西推进。

大新西尔卡失守之后,莫克里亚利河天险并没有为乌军争取太多时间,很快俄军东部集团就突破了乌军的这条防线,向西推进了10多公里,目前距离第聂伯罗彼得罗斯夫克州界仅有一步之遥。

2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宣布,包括退伍军人旅在内的四个旅的俄军,已于当日攻占托列茨克全境。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俄军仅用第 51 集团军第 1、第 9 、第 132 近卫摩托化步枪旅和志愿编队“退伍军人旅”等不到15000人的部队,与8个旅超40000人的乌军展开激战,最终消灭乌军26000多人,并完全控制了这座城市。

由于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攻占托列茨克后不久,乌军指挥部就组织了对托列茨克的多次反攻,乌军甚至一度渗透到了托列茨克的城区中心,外界一直认为在2月7日这个时间点,俄军并没有完全控制这座城市。

3月中旬,俄军第150摩托化步兵师抵达托列茨克,开始对反攻托列茨克及其卫星城纽约村的乌军实施包围。

到4月2日,俄军已夺回乌军在此前反攻中控制的大部分城区,并控制了H20公路附近的两处高地。

由于乌军在反攻中一直没有对俄军控制的托列茨克城区制高点构成威胁,他们的失败早就已经注定。

3月初,俄军对乌控库尔斯克发起总攻。



3月8日,800名乌军穿越长达15公里的天然气管道,突然出现在苏贾地区乌军防线的后方,并迅速控制了苏贾以北乌军南逃的重要节点库特巴金村。

见大势已去,8000名乌军随即向苏梅方向疯狂撤退。

从3月8日到11日,俄军就攻占乌控库尔斯克24个定居点,并从北、东、南三面攻入库尔斯克州苏贾城区。

乌克兰军事情报局下属的军事媒体Deepstate3月12日公布的最新战场动态地图显示,乌军已经撤离苏贾主城区和工业区,俄军完全控制了整个苏贾城区。

除了控制大新西尔卡、托列茨克和苏贾三个定居点之外,俄军还在扎波罗热、大新西尔卡以西,红利曼种马河西岸,库皮扬斯克北面奥斯基尔河西岸取得重大进展,并控制了乌克兰苏梅州超过四十平方公里的土地。

俄军在一季度取得的一系列进展,进一步巩固了俄军的战场主动权,并为俄军继续突破乌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025年2月美俄总统通话开始,美国就一直在俄乌之间居中斡旋,希望能尽快实现俄乌冲突停火,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俄罗斯方面欢迎美国提出的和平建议,但同时提出了多个前提条件。

乌克兰也采取同样的策略,在同意美国提出停火要求的同时,继续攻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死守库尔斯克地区最后的两个据点,并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的多个定居点发起持续进攻,破坏美国提议和平谈判的意图昭然若揭。

战争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既然不可调和,如果没有一方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俄乌两国间的和平谈判就一定是镜花水月,很难变成现实。

经过长达三年的残酷血战,北约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乌克兰再也无力对俄军实施大规模的反攻,但为了让其在可能的谈判中处于相对平等的位置,北约还是在2025年一季度向乌军提供了高达2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以确保乌军防线不至于全面崩溃。

特朗普政府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再为对乌军援开出支票,在拜登政府最后阶段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消耗完毕之后,将由欧洲完全承担军援乌克兰的义务。

持续的对乌军援早已使得欧洲各国国防仓库空空如也,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欧洲各国势必要加大投入,才能平衡俄军的军事优势。

欧洲各国以消减国民福利为代价,继续增加对乌克兰的军援,必然会因激起民众的强烈反对,而很快成为各国难以处理的政治问题,因此欧洲单独对乌军援很快也将无以为继。

一旦美援退出,欧援减退,乌军还能坚持多久呢?



美国政府对俄乌冲突的斡旋,也许是泽连斯基体面退出俄乌冲突最后的机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