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谁能想到一场俄乌冲突会拖到今天还没个了局?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挥军乌克兰,本以为是场速战速决的“特别军事行动”,结果却成了新世纪以来最大的持久战。战场上,双方你来我往,僵持不下;战场外,美国暗中推波助澜,欧洲忙着抱团取暖,而我国却在夹缝中感受着阵阵寒意。



三年多过去,这场仗越打越像美国想要的样子——俄罗斯被拖得筋疲力尽,欧洲重新靠向美国怀抱,可咱们呢?周边国家磨刀霍霍,经济压力山大,说我国是这场乱局的最大受害者,恐怕一点不夸张。



一、俄乌冲突咋就拖成了马拉松?

2022年2月24日,普京一声令下,俄军从东、北、南三面杀向乌克兰,外界都觉得乌克兰撑不了几天。毕竟俄罗斯军力在那摆着,叙利亚和车臣的仗打得也算硬气,而乌克兰呢?2014年乌东冲突时连地方武装都压不住。可谁想到,战局愣是没按剧本走。

俄军开局就想玩“斩首”,空降基辅旁边的安东诺夫机场,结果被乌军打得灰头土脸。北部穿过切尔诺贝利冲基辅,在伊尔平被堵住,后来还被反推回去。南部尼古拉耶夫守住了,东部哈尔科夫和苏梅也没拿下,马里乌波尔更是打成了拉锯战。

乌克兰硬是顶住了俄军第一波猛攻,后来靠着西方援助,尤其是美国送来的“海马斯”火箭炮,在哈尔科夫州和赫尔松市收复了不少地盘。俄罗斯速胜的梦破了,仗就这么拖成了泥潭。



到了2023年,乌克兰夏季攻势没啥大成果,俄军守住北线,还占了几个小镇,但整体还是僵着。2025年3月,乌军突然袭进俄罗斯库尔斯克,战事更乱了套。乌克兰国防部说,截至2025年3月,俄军损失了89.5万士兵,坦克上万,装甲车两万多,这数字听着都吓人。双方都耗得起不下的样子,可背后推手是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的影子甩不掉。

这仗拖到现在,俄罗斯被耗得够呛,经济挨制裁,2022年GDP缩了2.1%,利率飙到21%,通胀压得喘不过气。可乌克兰也好不到哪去,全靠西方输血吊着命。战事没个头,国际局势却变了样,而咱们国家,就在这乱局里被动的不得了。



二、美国咋就成了大赢家?

这场仗打到现在,美国咋就笑得合不拢嘴?说白了,这正是他们想要的局面——削弱俄罗斯,拉拢欧洲,还不用自己下场流血。咱们得承认,美国这手玩得挺高明。

先看俄罗斯这边。美国从冷战就擅长拖垮对手,当年军备竞赛整垮苏联,冷战后又不想在欧洲多费劲。现在好了,俄乌冲突让俄罗斯自己跳坑里。美国光是给乌克兰砸钱送武器,就扔了665亿美元,光武器就317亿。

俄军精锐被打残,经济被制裁卡脖子,青壮年还跑了不少,国力下滑得肉眼可见。外媒都说,俄军在乌克兰的表现暴露了短板,啥“全球第二强军”的名头,早被戳破了。这不正中美国下怀?



再看欧洲这边。战前,欧洲军费缩水,北约地位晃悠悠;战后,波兰把国防开支提到GDP的3.8%,德国喊着“时代转折”,2023年欧洲防务总开支冲到2790亿欧元。欧洲国家怕俄罗斯又怕美国不管,赶紧抱紧美国大腿,北约又抖擞精神了。俄罗斯的能源牌也不灵了,欧洲找别的油气来源,俄罗斯只能干瞪眼。

美国援助乌克兰还特别有心机。一开始送点防弹衣、头盔,后来加码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再到“海马斯”、坦克、F-16,一步步升级,既帮乌克兰撑场面,又不跟俄罗斯正面刚。这种“代理人战争”的玩法,美国太熟了。

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政策从送枪转向推和平协议,暂停军事援助,逼着欧洲自己扛。这招更狠,既省钱又能让欧洲更离不开美国。



美国这算盘打得响,可苦了咱们。俄罗斯被削弱,欧洲靠拢美国,全球格局一调整,压力全跑到亚太,跑到咱们家门口了。

三、我国咋就成了最大受害者?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美国得了利,俄罗斯吃了亏,可为啥说咱们是最大受害者?道理很简单,这场仗的余波直接砸到咱们头上,军事、经济两头受压,日子不好过。

周边军事化,安全压力爆棚

先说安全这块。俄乌冲突一打,亚太国家全慌了,借着“安全威胁”拼命武装自己,还往美国怀里钻。菲律宾2023年开了九个军事基地给美军用,卡加延省的海军基地和机场离咱们台湾省和南海近得要命。

日本更狠,2023财年军费559亿美元,计划2027年占GDP的2%,买战斧导弹,造高超音速武器,还把直升机航母改成轻型航母,打算再建两艘2万吨级宙斯盾舰。



所谓的“台湾当局”也不闲着,两年内跟美国签了14次军购,鱼叉导弹、F-16升级零件啥都往里搬,摆明针对咱们大陆。这些动静,加剧了地区紧张,咱们的安全环境恶化得厉害。

美国要是真推成和平协议,把精力全挪到亚太,那遏制咱们的力度还得加码。日本、菲律宾这些国家本来就盯着咱们,现在有美国撑腰,更是来势汹汹。咱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可“台湾问题”在这当口被搅得更浑,解放军的压力不言而喻。

经济冲击,日子不好过

再说经济。俄乌冲突把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推上天。俄罗斯和乌克兰是粮食大户,战一打,供应断了,小麦价2022年初涨了28%,虽然后来黑海粮食协议缓了缓,但价格还是高得离谱。咱们是粮食进口大国,这账单谁付?



能源也一样,2022年原油价从92.77美元一桶蹦到106.96美元,油气波动让咱们这能源进口大国的成本直线飙升。粮价、油价一涨,国内物价跟着抖,经济稳定就得费更大劲儿保。

更麻烦的是,西方制裁俄罗斯,咱们跟俄罗斯做生意得小心翼翼。买点便宜油气是好事,可美国盯着呢,搞不好二级制裁就砸过来。欧洲经济还因为战争拖了后腿,对咱们出口的需求少了,经济复苏雪上加霜。2024年咱们跟俄罗斯加深能源合作,比如铀矿交易,可这也让咱们在国际上更显眼,平衡起来真不容易。

眼下这局势,美国占了便宜,俄罗斯元气大伤,咱们却得面对周边军事化和经济压力的双重夹击。未来要是和平协议成了,俄罗斯可能缓口气,跟西方缓和关系,那咱们对俄的影响力还得打折扣;要是仗继续打,俄罗斯更靠着咱们,可也可能把咱们拖进跟西方的硬碰硬,这都不是啥好事儿。



咱们得有自己的路子。一方面,继续推和平倡议,保持国际形象;另一方面,得稳住经济,找新市场、新能源渠道,把粮食安全抓牢。面对亚太的军事压力,咱们得沉住气,发展自己的硬实力,守住底线,尤其是“台湾问题”上,绝不让步。

乱局中找活路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硝烟还没散,全球格局却变了个样。美国借机削弱俄罗斯,拉紧欧洲,战略上赚得盆满钵满。俄罗斯被耗得够呛,影响力下滑,咱们却在乱局里成了最大的背锅侠。周边国家磨刀霍霍,经济压力接踵而至,未来几年,咱们的日子不会轻松。可话说回来,挑战越大,越得沉住气。咱们有自己的立场和智慧,守住和平发展的大方向,稳住经济,强硬应对挑衅,这场乱局里,总能找到属于咱们的活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