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三年之久,本以为随着美俄关系缓和,美国当“中间人”可以促使俄乌两方和谈停火,但事态好像朝着最坏的情况发展,一发不可收拾了,俄军在战场上的优势越来越大,使得普京已经几乎不可能再回到谈判桌,看这架势甚至都有“一举拿下乌克兰”的感觉。



2025年3月,美俄通过多次和谈,达成了“能源停火”的共识,俄乌双方暂停对对方能源设施的打击,但这一进展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普京在公开对话中多次强调乌克兰现政权的“非法性”,想利用战争重塑乌克兰政局。尽管美国一直强调与俄罗斯和谈“富有成效”,却往往言行不一。并且美国还计划通过“二级关税”进一步向俄罗斯施压,使其停火。俄方后续明确表示,只要乌克兰继续接受西方军援,和平协议便无法推进。




美国既想当“中间人”又舍不得对俄罗斯停止关税大棒,那边都想捞点好处,最后那边都不讨好,其摇摆不定的行为让普京更不买账,而普京嘴上喊着和谈,实际希望俄军打得越快越好,地区占领得越多,手上的筹码就越多。至于欧洲甚至连桌都上不了,乌克兰现在也只是“慢性死亡”一旦欧洲军援一断,立马就撑不住了。

就在谈判桌上的较量如火如荼的时候,俄乌战场上俄军又有新动作,进行新一轮军改。虽说这一次俄军编制变化是战场形势所致,但其还是部队机动化向传统重装部队的反向改革,看似为应对战场形势改变,实际上暴露了俄军的短板,也是战场上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步兵不足。



早自2009年俄军就开始“师改旅”,原本是为了节省军费,但现在战场需要让俄军不得不重返重装化部队,其信息化水平不足,炮兵甚至依赖人工侦察,技术兵种严重挤占步兵数量。虽然美国也在“师改旅”化,但其技术调整远远大于俄罗斯的被迫调整。俄罗斯折腾十几年最后还是发现“人多力量大”。却也暴露了俄罗斯军工技术上的问题“技术跟不上,就只能和别人拼命”。

机动化部队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对敌人火力压制,以达成较大的优势,但步兵不足,使得俄军在高强度和大规模的消耗战中难以占领和巩固阵地。除此之外,俄海军陆战队也在朝着师级扩编,为对已占领领土的长期控制。



几乎是部队改革同一时间,俄军对乌克兰发动全线攻势。俄军直逼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边界,并在库比扬斯克北部形成包抄态势,目的是切断乌军的补给线。乌军虽然在库尔斯克地区已经击退俄军进攻22次,但西方军援的减少和国内动员能力的衰退,让乌克兰很难维持持久战,就像“温水煮青蛙”。

而普京更是直接放出话“俄军将彻底击溃乌军”,并计划将海军陆战队扩编为师级部队,利用海军陆战队控制乌克兰黑海通道,为俄罗斯构建一块战略缓冲区。俄军利用师级编制的人数优势在城市战中进一步推进,包围和消耗乌军力量。普京嘴上说着和平,怕不是连地图都已经画好了,如见这么大的优势在手,谈判桌上那点好处已经拉不回普京了。



普京“不谈判”的姿态标志着这场和谈最终还是无法达成和平,俄罗斯边打边改,用传统军事力量弥补了自己的短板。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还处于最优先级,而乌克兰则彻底沦为大国博弈的“炮灰”,乌克兰的“主权”在战争和谈判桌之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