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蹲在阳台上给那几棵半死不活的菠菜浇水,手机在围裙兜里震个不停。家长群里,吴珊妈妈又发了视频——她闺女在少年宫弹钢琴,镜头一晃,扫到她家厨房岛台上摆着的那盒**“晴王葡萄”**,小雨上周在超市指着说“妈,这个甜不甜?”的那款。
我手指一滑,不小心点了个赞,赶紧撤回。
女儿小雨扒着门框,手里捏着张数学卷子:“妈,王老师说这个要家长签字……”她突然停住,盯着我指甲缝里的泥,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上周家长会,班主任把我留下,递给我小雨的作文本,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妈妈的手像晒干的香菇,皱皱的,可是很香。”
我鼻子一酸,赶紧把作文本合上。
2.
厨房飘来一股焦糊味。老张手忙脚乱地关火,锅里的煎蛋边缘已经黑得像炭。这个曾经在工地上能精准计算混凝土配比的男人,现在连生抽和老抽都分不清。
“要不……我明天去问问老刘?”他搓着手,声音越说越低。
老刘是小区门口修电动车的,上个月还问他:“张工,你这手艺,来我这儿当个学徒?”
我没说话,把煎糊的蛋倒进垃 圾桶,“哐当”一声。这声音我熟,就像我们结婚时买的搪瓷盆,摔了十几年都没碎,就是漆掉得斑斑驳驳。
3.
凌晨两点,我在便利店盘点临期酸奶。冷柜的寒气顺着小腿往上爬,冻得我膝盖发酸,让我想起二十年前刚来城里打工时,睡在餐馆储物间的那些冬天。扫码枪“嘀”地划过瓶身——保质期还剩三天,刚好赶上小雨周六生日。
“苏姐,32号单没人送!”新来的兼职小妹喊。
我看了眼窗外,雨已经下得跟瓢泼似的。抓起电动车钥匙冲出去,雨点砸在头盔上,噼里啪啦的,像极了老家房顶漏雨时,我妈摆在地上的搪瓷碗接水的声响。
4.
送完最后一单,我浑身湿透地冲进楼道,撞见901的刘教授在遛狗。那只金毛突然凑过来,叼着半截磨牙棒往我手里塞。
刘教授尴尬地拽狗绳:“它平时不这样……可能喜欢你。”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工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裤脚还沾着泥,工牌上的字被雨水泡得模糊不清:“XX物业,苏梅”。
十年前,我还是公司行政主管。现在,我是小区里**“那个总加班的女的”**。
5.
小雨生日那天,我用临期酸奶做了个小蛋糕。蜡烛刚吹灭,她突然哭了:“妈,其实王老师夸你了……”
她掰着手指头数:“吴珊爸爸把盐当糖放,陈阳妈妈涂着红指甲不敢和面……”
老张没说话,默默把顶灯调亮了些。灯光下,我看见他手机屏幕还亮着——今日跑单收入:147.6元。
窗外,煎饼摊夫妻收工的三轮车“咯吱咯吱”响,链条声混着雨后的湿气飘进来,像极了老家下雨时,屋檐水滴在搪瓷盆里的声音。
6.
第二天清晨,我发现阳台上那盆菠菜居然冒了新芽。昨夜的暴雨把泥土冲开一道缝,嫩绿的芽尖倔强地钻出来,像小雨做数学题时不服输的表情。
刘教授在楼下冲我招手:“小苏啊,我家书房要整理,一天两百,你来不来?”
老张突然从厨房探出头,手里举着个金灿灿的煎蛋:“老婆,这次没糊!”
——日子就像漏雨的阳台,你以为它完了,可它总在想不到的地方,悄悄长出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