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燕山深处的上营镇塔子山村笼罩在薄雾中。3月27日清晨,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沿着蜿蜒山道向烈士墓走去。这座被修缮一新的无名烈士墓,中间立着一块墓碑“无名烈士永垂不朽”,墓碑右上方是一块黑色纪念碑,“战旗颂”三个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墓碑的左上方,一抹鲜艳的红旗格外引人注目。


1942年,3名八路军战士在此阻击日军时壮烈牺牲,村民们冒着危险将烈士遗体掩埋在向阳坡地。自此,每年扫墓祭奠成为村民代代相传的传统。村小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为烈士墓除草也成了村民们共同的记忆。


这个藏在深山中的行政村,下辖张庄、刘庄等4个自然村。1943年,这个仅有47户240人的小山村,因特殊地形成为长河川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堡垒村之一,当时村内常驻抗日游击队,还有八路军兵工厂、供给部和卫生所。

75岁的龚永合至今记得父亲讲述的故事:“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最好的粮食、物资往八路军驻点送,人人都想出一份力。”


如今的塔子山村已焕发新颜,平整的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但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始终未褪。那段历史和精神依旧在村民的口中、心中代代相传。

春风吹过山岗,山间的桃花开了。“当年先烈用生命守护青山,如今我们守护这段历史,就是守护精神的青山”张宗宾说。

THE END

文字:孙敬聪

图片:王喜增

编辑:孙敬聪

编审:贠开芳

新闻热线:0315-5611257

诗意山水

画境栗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