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因厨师的匠心独运而被赋予灵魂。

生于孔孟之乡,山东这片鲁菜文化浓厚的土地,对他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学时期,站在人生的岔路口,面对众多专业,他选择投身烹饪领域。

九转大肠、糖醋鲤鱼、葱烧海参……这些经典的鲁菜,承载着山东人的豪爽与实在。汤浓味醇,不仅是味觉记忆,更蕴含着“食不厌精”的文化密码。

如今,二十载光阴流转,曾经的青葱少年已成为鲁菜大师,任岁月流转,始终如一的匠心却从未改变。

他就是青岛颐海花园酒店总店行政总厨王明杰,今年是他在这里工作的第九年。在他的厨房里,每一款菜肴都不只是简单的食物,而是凝聚了味蕾记忆的人间烟火,酝酿着生活的滋味与人情的温度。

守正出新、传承有道,这八个字构成了他厨师生涯的主旋律。



初心如磐

以热爱点燃使命

《道德经》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在王明杰的厨艺生涯中得到了完美诠释。为练就精湛刀工,他在案板前潜心磨砺了五年,日复一日地重复切、削、剁、片,每一刀都倾注专注与执着。

“做任何事并非特别困难,难的是日复一日坚持把事做好。”他感慨道,“坚持做一件事,不仅能磨炼耐心,还能让自己更深刻地认识事物。这个过程虽然枯燥,却也让我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二十载光阴如流水,正是这份矢志不渝的坚守,让王明杰一步步从普通厨师成长为山东首席烹饪技师。



谈及从业多年的初心与坚守的信念时,王明杰眼中闪烁着光芒,他表示,一方面源于对味蕾使命的担当。他坚信,机器可以复制味道,却无法赋予食物手艺人特有的温度。另一方面,他满怀传承手艺与文化的强烈渴望,立志让更多人认识鲁菜、爱上鲁菜。在他眼中,坚守技艺并非守旧,而是要让鲁菜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让年轻人品尝鲁菜时,也能领略到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

厨师这个职业,从挑选食材到呈上菜品,每一步都不容有失,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在这看似单调却繁杂的工作日常中,王明杰始终保持着专注且执着的态度,在严谨认真的工作环境中,不断突破自我、持续学习。这样的环境塑造了他,也成就了团队。



7次担任国家、省市级重要活动接待厨师长,对王明杰来说,这既是荣誉,更是挑战。初次负责活动,便遭遇食材把握不准、采购流程繁杂等难题。但王明杰没有退缩,而是总结经验,制定出一套涵盖食材标准、菜品口味、温度控制、出品规范、应急预案的完善方案。在团队齐心协力下,他们出色完成任务,为后续的接待活动积累了经验。

在这些活动中,王明杰深刻意识到,餐饮不仅要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正因如此,饮食得以超越单纯的果腹功能,逐步向文化层面延伸。食客在品尝美食时,不仅能满足基本的口腹之欲,还能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与满足。



继往开来

在变革中传承匠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手艺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为餐饮行业带来了无限可能。王明杰用美食架起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他深知,真正的美味既要守住祖辈的智慧,也要拥抱时代的进步。

“传统烹饪技术是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和服务精髓,而现代烹饪技术则为菜品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开辟了感官的边疆。”在他的手中,古老的浮雕技艺与分子料理相遇,诞生了“清明上河图象形玉米八珍”等代表作品——既让千年画卷在盘中重现,又让味蕾体验前所未有的惊喜。

面对现代人的健康焦虑,他回归传统智慧,以《本草纲目》为灵感,将阿胶、崂山石斛等药材融入饮食,并通过现代工艺加以改良,让“药食同源”的理念以更美味的方式滋养现代人的生活。



为守护烹饪技艺的经典,留存技艺与文化,王明杰带领团队编写87款“核心经营菜品标准食谱”。这本凝聚心血的食谱,详细记录了每道菜品的制作工艺,让后来者能循着这份指南,复刻出记忆中的味道,让经典味道得以精准传承,让匠心精神代代延续。

在这个求新求变的时代,王明杰用行动诠释:真正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让传统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活力;真正的创新不是盲目求变,而是让美食文化在时代发展中永葆生机。每一道菜肴,都是过去与现在的深情对话。



以手艺守艺

践行工匠精神

二十年的从业生涯,王明杰收获了诸多荣誉:山东首席烹饪技师、中式高级烹调师、2024山东“百位鲁菜名厨”、齐鲁名厨工匠联盟理事、2024青岛文创工匠、青岛酒管烹饪学院思想教育导师、亚洲昆仑特金奖、“技能兴鲁”个人金奖等。

但在他看来,这些荣誉只是阶段性的认可,真正的价值在于追求卓越过程中获得的成长与满足。他不断地精进自己的技艺,从每一次成功的菜品制作中获得自我满足,同时,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团队,凝聚成强大力量,将饮食提升为一种文化体验。



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让新人耐住性子打磨技艺,传承“工匠精神”并非易事。王明杰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首先,用科学方法替代盲目练习,如在炒糖过程中量化火候与时间参数;其次,建立成长反馈机制,通过影像记录和技能竞赛激发学徒的进取心;最重要的是,他强调手工技艺的不可替代性,新人要在机器无法企及的刀工、火候等关键环节下足功夫。

从“吃饭的行当”到“文化的担子”,王明杰用二十年将厨师生涯化作一场修行。在他手中,鲁菜不再是古籍里的菜谱,而是流动的文化记忆——传统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生。一代代匠人的坚守,正让古老的味道在新时代的餐桌上重获生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