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皇子为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甚至出现过杀兄屠弟、弑君鸩母的恶行。要说哪一场“夺嫡”行动最为世人熟知,莫过于发生在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了。像电视剧《雍正王朝》《宫锁心玉》《康熙王朝》等,都对此事进行了艺术加工。
与影视作品相比,这场争夺皇位的斗争更加复杂和血腥。本来康熙早就选定好了未来的接班人——二儿子胤礽。他是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名正言顺。但随着当太子时间越来越长,胤礽与康熙的矛盾也越来越多,最终被废。
于是,皇子中便形成了以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为主的两派势力,大家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康熙驾崩。这几年里,最令雍正痛恨的不是八阿哥,更不是十阿哥和亲弟弟老十四,而是九阿哥胤禟。
李绂点评他:“柔奸巨滑,世所罕见,胆量忍性,实出世人”雍正则骂胤禟:“外饰淳良,内藏奸狡。贿买恶棍,到处称誉。”于是,康熙死后不久,雍正先对九阿哥生母郭络罗氏发难,指责她居丧期间不遵礼法:“乃坐四人软榻在皇太后前与众母妃先后搀杂行走,甚属僭越,于国礼不合。”
之后便将胤禟派往西北,但胤禟此时仍不安分,不仅在当地邀买人心,还屡次上表要求回京。现存的一件雍正朱批,不仅证实了此事是真,还流露出杀机和绝情,朱批写道:“知道了,九贝子要来京,奏了个折子,朕亦不曾批问,混沦说了个知道了。他若借此要来,使不得。你只言不曾有旨与你,不要放他来。”
见雍正不准,胤禟继续“作”,他擅自圈地、纵容家人作奸犯科,当地人还称他这个贝子为“九王”。最终,雍正决定对他下手,胤禟也成了“八爷党”里第一个被处置之人。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胤禟被革黄带子,削除宗籍,改名“塞斯黑”,圈禁于保定,三个月后死于圈禁之所。
回看雍正的朱批,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字秀润雅隽,但暗含杀意。当年康熙过寿时,别的皇子都是献上珍奇异宝,只有雍正进献了自己抄写的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了迎合父亲,他不仅模仿康熙的字,还从康熙最为推崇的董其昌法帖入手,细心临摹。
相比于乾隆的字,雍正书法用笔细腻自然,暗含骨力,丝毫没有孱弱和俗媚之气。笔画圆劲,提按有致,笔力沉着稳健。结字欹侧多姿,疏朗开张,俯仰顾盼,能看得出深厚的功力,堪为清代帝王书法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