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是法院服务中心大局、守护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既彰显着定分止争的司法智慧,又传递着司法为民的法治温度。为全力培育“能说、能写、会办、会判”的复合型法院人才,切实提升法官干警的综合司法能力,4月3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举办“和·正”解纷论坛第3期。本期论坛以“高质量裁判文书制作的具体路径研究”为分享主题,由汽开法院副院长曲鹏程主讲,全体员额法官及法官助理参会。


曲鹏程围绕高质量裁判文书制作的重要意义、司法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及撰写技术规范三大方面展开了深入解析。主讲人认为,裁判文书承载着记录诉讼过程、体现司法良知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也是提升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的最关键一环。“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司法责任制,要求法官干警立足于裁判文书的法律效力和法治教育功能,以严谨通达的文本推动息诉服判和定分止争目标的实现。

就实践中裁判文书制作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讲人主要从“低级错误”与“重大疏漏”两方面展开讨论。如版式不规范、文字错漏、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小数点使用错误等细节,看似微小的疏忽,却可能影响文书的严肃性乃至效力性,从而动摇当事人对司法过程的信任。而遗漏主要事实,定案证据与事实相矛盾,证据归纳不准确、不全面,采信未质证证据,漏引关键法律条文,遗漏判项等重大疏漏,将直接削弱诉讼对纠纷的解决效果,甚至导致法律文书失能失效,严重减损法院司法公信力。因此,法官干警们务必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较高的注意力严谨规范对待裁判文书的文字表述和叙事说理。

在撰写技巧方面,主讲人系统拆解了裁判文书的逻辑结构,从首部、事实与证据、裁判理由、裁判结果四个维度展开剖析。他以刑事案件中犯罪事实的“五何”构成要素为出发点,就表述方法、表述用语、技术性细节进行详细讨论,并通过文书修改实例,直观地展现了如何运用法言法语中立、精炼、准确地对犯罪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在裁判文书说理方面,主讲人强调说理要有针对性,应主要围绕案件争议焦点展开,做到具体案件具体案情具体分析,特别是要针对据以定案的关键事实、关键证据、关键法律展开充分的辨析,就诉讼参与人提出的观点、争点及辩论意见要给予全面且符合法律和价值判断的积极回应。

主讲人表示,希望大家能够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悉心打磨、努力锻造出首部信息十分严谨、事实与证据十分清晰、说理十分充分、裁判结果十分正确的高质量裁判文书。

参加讨论的各部门负责人和法官干警分别从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各业务角度出发,就撰写高质量裁判文书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展开了充分的交流。


院长姚建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繁星·青年干警素质提升工程”与“和·正”解纷论坛是我院着力打造的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品牌,目的是为青年干警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提升执法办案的司法能力。

此次授课立足审判工作实际,既深刻阐释了提升裁判文书质量的核心价值与重要意义,又为破解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技术规范。全体法官干警要将撰写、培育高质量裁判文书作为“司法能力提升年”的重要工作抓手。要贯彻落实司法责任制,通过常态化的学习研讨和评先选优等工作机制,全面激发干警打造“精品案例”的内驱力。要以“切、磋、琢、磨”的工匠精神,认真办好每一个司法案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彰显法治担当。

下一步,汽开法院将按照全市法院“司法能力提升年”的部署要求,持续推动理论学习,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努力以更高质效的司法服务为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来源:长春汽开区法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