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是河南省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也是本科招生规模最大的双一流院校之一。本科从这里走出去的杰出校友是非常多的,其中985高校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校领导中,就有两位毕业于郑州大学的学者,其中一位还是院士级人物。



第一位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

丁奎岭是河南永城人,出生于1966年3月,现年59岁,他也是目前985高校中为数不多的河南籍一把手,也是从郑州大学走出的杰出校友的代表。

1981年,只有15岁的丁奎岭考入郑州大学化学系,先后在郑州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又跟随导师郑州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读博,在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当时郑州大学化学没有博士点,和南京大学联合培养)。

1990年博士毕业后,丁奎岭留在郑州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其在郑州大学工作了有8年时间,期间曾赴日本访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12月,在日本作访问学者的丁奎岭举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2009年7月,丁奎岭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2018年9月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担任常务副校长,2023年2月正式就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丁奎岭是有机化学家,其主要从事手性催化合成领域的研究,在手性催化剂理性设计和偶然发现研究方面的做出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2013年12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奎岭院士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郑州大学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对郑州大学以及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非常关心。前不久河南师范大学举行“双一流”创建化学学科专家论证会,丁奎岭院士参加,2023年时任郑州大学副校长的常俊标在丁奎岭的提名推荐下,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蒋兴浩

蒋兴浩是河南邓州人,他出生于1976年2月,现年49岁,1993年考入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在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专业读本科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和丁奎岭院士不同的是,虽然蒋兴浩本科就读于郑州大学,但他并没有郑州大学的任教经历。

1997年从郑州大学本科毕业后,蒋兴浩来到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深造,2003年博士毕业后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其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已有20余年。

蒋兴浩教授主要从事网络内容安全、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研究,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优秀人才计划,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参加工作以来,蒋兴浩主要担任过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处长、实验室安全与环保中心主任、校长助理等职,2023年6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2025年1月起兼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