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永远都存在,无论是性别、身份还是地域,这些差异的存在本该让社会更加丰富,可当差异变成了对立,一切也就变了味,有心之人故意放大这种差异,无论是为了挑起矛盾,还是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找借口,都是逃避现实的表象罢了。
当下大学生最关注的两个话题,一个是考公另一个就是考研,而对于体制内的选拔,关于性别歧视的话题并不罕见,甚至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没想到如今这种性别之间的对立竟然蔓延到了考研圈子内。
此前有不少女同学质疑,导师更喜欢男研究生,不仅能帮自己干活,还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最关键的是无论什么专业,男生的就业率总是比女生更高,因此即便在复试环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对待,不少女研究生依旧在读研的生活中明显感受到了导师对男研究生的偏爱。
“自己不行与性别无关”,女孩不接受被985淘汰,低分男却被录取
但当我们在讨论二者之间因性别差异导致的不公平之前,首先要保证的是二者除了性别之外其他水平都相当,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只有单一变量才能看得出对比,否则任何的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一名女同学就陷入了这样的误区,为了备考985大学的研究生,女同学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笔试的成绩也不错,但是她不理解的是,自己的笔试成绩分数很高却被985淘汰了,而有另外几个笔试低分的男同学,却成功上岸了研究生。
如此强烈的对比让女同学心有不满,她坚持认为是这所985大学的复试是有黑幕的,否则不会出现这种多名高分女生被淘汰,而不少低分男生却被录取的情况,她甚至由此质疑学校1:3的复试率就是为了“捞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所985大学是农业类院校,似乎农校更倾向男同学也是情理之中,但若说方便下地干活,那还招什么研究生呢?直接从农村户籍中选拔出一批最会干农活的人不就行了。
但很显然,笔试低分的男同学复试翻盘的例子不在少数,有些女同学自认倒霉,而有些女同学则把这件事的问题上升到了性别之间的差异上,但真正的原因只有学校自己知道,不过笔者翻阅网上的一些评论,发现还是有不少网友认为:自己不行与性别无关,人家复试表现的比你好,自然能逆风翻盘。
而当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导师在面试的时候也确实要思考就业率的问题,毕竟就业率直接影响招生效果和学校声誉,像农学等其他特殊专业的研究生,在毕业后必然要面临特殊工作环境,这或许是导师选拔时考虑更多现实因素的出发点。
高校选拔人才的环节急需标准和监督,是改善复试乱象的关键所在
纵观2025考研复试的各种局面,都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考研复试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太多了,高等教育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是导致舆论风向越变越歪的主要原因之一。
复试环节的选拔表面上看是分数竞争,实际上牵涉了太多其他因素,专业性质、实验要求、就业前景等都会影响导师的录取决策,诚然,单纯依靠考试分数并不能完全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高校选拔机制也需要全面评估。
但这些评估环节如果不能公开透明、也不能制定出完善标准的话,高校选拔人才的环节只会遭受更多的质疑,也将间接打击大学生提升学历的积极性。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