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应该更多些理性了。
▲西安财经大学校园一景。图/西安财经大学官网
文|蒋理
又有考生虚构考研高分携家长到校闹事。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个别考生谎报成绩扰乱招生工作的声明》。声明表示,一志愿复试结果公布后,该校受理了个别考生虚构高分考研成绩携家人向学校提出异议、制造是非的案例,实际情况是考生低分未达到国家线。
声明称,考生及家长的行为极大干扰了学校正常的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秩序。该校将对这类考生固定相关证据,记录于诚信档案;情节严重的,根据相关规定,两年内报考该校研究生认定为思想道德考核不合格。因伪造成绩等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将相关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虚构考分维权”事件了。2024年,重庆交通大学也曾发布类似声明。
虚构考研高分,还携家长到学校“维权”,这注定是闹剧。此种行为不但骗家长、害自己,也影响正常的研究生招生录取秩序。可为何却一再发生呢?
今年考研成绩公布时,网上就出现了“考研改成绩”服务,而购买这一服务的考生,就是希望以虚假的成绩去应付、安慰家长。这些考生,又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装着在努力考研”的考生,这类考生的考研成绩很差,虚构的考研成绩,超过自己的考试分数,但低于国家线。他们的造假行为,在家长那里并不会暴露,其目的是在安慰家长的同时,忽悠家长继续支持自己考研。
另一类则是“被家长逼着考研”的学生,这类考生不想考研,但家长却要求考研,于是就虚构一个高分报告给家长。
虚构考研高分,注定是要被揭穿的。因为考研成绩关系到随后的复试、录取。虚构考研高分的考生,没有进入复试,必然会遭遇家长质疑。这时,考生要么向家长坦白,成绩是自己虚构的;要么就一条道走到黑,咬定成绩是真的,是学校招生存在问题,不明真相的家长就会到学校提出异议、维权。
对这类考生的行为,不少人难以理解。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考研高分是虚构的吗?骗骗家长得了,为何还要携家长到学校“维权”呢?这种“维权”,根本不可能成功不说,还会让虚构考分的造假行为败露,而且,也会因伪造国家考试成绩而涉嫌违法犯罪。
可以解释的理由是,他们制造这一闹剧,以此为自己的考研之路画上一个诡异的句号。
必须指出,这些涉事考生的行为,是错误且荒谬的。这一行为不但给自己的诚信档案留下污点,情节严重的,还将被追究法律责任。但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何他们会走向这一步。
“装着考研”和“被逼考研”,都属于不理性的盲目考研。虚构考研分数,正是两者综合作用下的扭曲表现。
考研应该更多些理性了。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有理性的自我认知,不能盲目考研,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规划自己的学业发展。而大学生家长,也要摆脱“考研迷思”,了解子女真实的大学学业情况和兴趣所在,不要逼着子女考研,这不会有好的结果,反而可能变为一场闹剧、一地鸡毛。
撰稿 / 蒋理(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