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快,把叶帅送我的茅台拿出来!”
1976年,在家中看报的谌筱华,突然听到了丈夫熊向晖的兴奋喊声。
熊向晖(中)
“谁打来的电话啊?”谌筱华疑惑道。
叶帅送的茅台,他可是藏了好几年都舍不得喝,这会儿难道是有什么大好事了吗?
“叶帅侄子的电话!”
听到叶帅这两个字,谌筱华大致能猜到是什么事情了。
想到这里,她同样涌起了一股喜悦的情绪,于是连忙起身,按照丈夫的吩咐将藏了许久的茅台小心翼翼地拿出来。
熊向晖和叶帅的深厚情谊
1972年8月,熊向晖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五瓶茅台和一封信。
“闻将远行,特赠茅台五瓶,倘异国思乡,酌旨酒一杯……祝一路平安。”
原来,这是叶帅得知他即将离开祖国,前去墨西哥任驻墨西哥大使的消息后,特地派人送来的赠别礼物。
彼时,我国和墨西哥首次进行建交,作为首个驻墨西哥大使,熊向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对于此行既充满期待,又带着些许忐忑。
看着亲朋一个个来为自己送别、祝福,熊向晖的心中虽然不舍,但也知道这是中共中央给他的重任,是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此去墨西哥,他必定会不负国家的期待,不负党的信任,为国家积极搞好和墨西哥的关系,让两国的建交实现双赢。
而在收到叶帅送给自己的赠别礼物后,熊向晖更是感慨万千。
叶剑英
事实上,两人真正认识、相交的时间并不久,然而真正的友情,又岂是用相识的时间就能衡量的?
收到叶帅送的五瓶茅台后,熊向晖在墨西哥工作的时候,一次也没有舍得喝,一直珍藏着,只想等着一个最好的机会,再去打开这酿满两人友情的好酒。
熊向晖和叶帅的相识,源自一次国家派下的重大任务,两人在共事中逐渐深交,彼此欣赏,最终结下了一段真挚的情谊。
1969年,叶帅、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四位元帅,接到了一个特别的任务,这个任务对于后来中美关系该如何发展,提供了判断依据。
也正是因为这次任务,才有了后来中美关系破冰,直至中美正式建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更多的认可,以及此后的逐渐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的任务,其实就是要四位元帅对当前的国际形势进行研判,并给出具有一定建设性的建议。
四位元帅深感责任重大,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完成这次任务,同时他们也知道想要对国际形势有更好的了解,就必须要研读许多外文资料。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们向周总理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周总理能够给他们派一个助手,来完成外文资料的搜集和翻译工作。
而周总理推荐的人,正是熊向晖。
对于熊向晖的忠心和能力,周总理十分信任,也因此这次跟着四位元帅做事的重大任务,才会落到他的头上。
在和四位元帅工作的过程中,熊向晖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并且发现这四位元帅果然名不虚传,他们每个人都对战争、对国际大势有着独特的见解。
这一次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和研究,也让熊向晖增长了见识,思维更加开阔,而他和有着“儒帅”之称的叶帅,更是结下了一段深厚友谊。
熊向晖
在工作中,叶帅性格沉稳,做事情总是一丝不苟,而且他待人宽和温厚,对熊向晖这个助手也非常亲和、友好。
更让熊向晖敬佩的是,叶帅身上有着能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关键所在的能力。
因此每次大家交流中出现分歧的时候,只要叶帅一出声,大家都愿意停下来听听他的看法,随后也总是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找到了解决方案。
当时国际上正处于冷战时期,经过对各国关系和目前国际局势的研判,最终叶帅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应该重新考虑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最后,这个建议也被写进了《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这份工作报告中,报告上交不久,很快中美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破冰。
基辛格与毛主席
先是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随后1972年尼克松正式访华,直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这也使得中国在当时的战略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对于国家的各项领域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熊向晖的传奇革命生涯
此前或许会有不少人疑惑,成为四位元帅的助手,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周总理会交给熊向晖去做?
其实,周总理与熊向晖之间,早早就有了革命情谊。
熊向晖1936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就开始跟着周总理做事。
不过,周总理给熊向晖的任务有些特殊,那就是安排他到国民党中间进行潜伏,做一枚“闲棋冷子”。
熊向晖当时刚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心中正是有着一腔报国热血的时候,突然听到这个任务,整个人都有些懵了。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自己的任务看似简单,但是在关键时期,却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这是周总理对他的考验啊!
而且熊向晖越琢磨,越觉得周总理的这一安排,可谓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当时国共合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双方都有着一致的敌人,那就是可恨的日本侵略者。
但在这种一致抗日的团结假象下,周总理已经深深认识到,国共合作并不是长久之计,只是为了国家大局的一时求全。
因此,为了顾全我党的大局,我们既要在此期间与国民党进行合作,又不能不对他们进行防范。
熊向晖
很快,熊向晖接下了这个成为一枚打入国民党内部“闲棋冷子”的任务,随后通过运作,来到了国民党高官胡宗南身边工作,并一步步取得了他的信任。
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的消息,如同一阵飓风,从莫斯科刮到了全世界,也刮到了蒋介石的身边。
听到这个消息后,蒋介石预感到这是一个打击共产党的好机会,于是计划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7月初,蒋介石秘密给胡宗南安排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对陕甘宁边区发起突袭进攻!
胡宗南深知这个任务的重要性,接到任务后处处严防保密。
熊向晖当时已经取得了胡宗南的信任,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大感震惊。
就这样,在国民党人的眼皮子底下,熊向晖不顾生命危险,联系到了我党的接头人,将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延安。
延安方面得到消息后,立即采取措施,公开揭露了蒋介石的进攻阴谋,顿时间国内外舆论哗然,对蒋介石指责、谩骂。
由于计划泄露,突袭不可能再成功,于是蒋介石不得不取消了原定突袭陕甘宁边区的计划。
这一次,熊向晖立了大功!
不过,由于他还处于潜伏在敌人身边的状态,因此周总理等人只能默默地将他的这一功劳记下。
随后不久,周总理有机会见到了熊向晖,即将离开时,他说出了一句让熊向晖热血沸腾的话。
“我不送你,胜利后再见。”
周总理相信,未来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中国共产党,面对周总理的这番话,熊向晖心中更加坚定了跟着党走的信念。
1947年,在胡宗南身边潜伏的熊向晖,再次得到一个重大情报。
原来,胡宗南又一次开始部署对延安的进攻计划,由于深受胡宗南信任,熊向晖甚至被他委任了,拟定攻占延安后“施政纲领”的工作。
在工作中,熊向晖得到了胡宗南的整个作战计划,为了粉碎这一巨大阴谋,他又一次将消息成功传到了延安。
延安方面收到消息后,中共中央没有像前一次揭露对方的阴谋,而是选择提前撤离。
随后胡宗南到达延安,结果看到的却是一座空城,心知是自己的计划再次泄露,整个人气得直发抖!
立功后,毛主席直接夸奖熊向晖,称他,“一人能顶几个师”。
周总理也对他说:“真是好样的!关键时刻又一次保卫了党中央。”
传出这一重大情报后,熊向晖深感自己的身份很可能暴露,于是在5月的时候,抓住一个机会,坐船去往了美国。
在美国,熊向进入了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研究院,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
后来没过几个月,他的身份果然暴露,不过因为人在美国,国民党人也奈何不了他,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熊向晖才再次回到了中国,见到了周总理。
熊向晖的担忧与喜悦
“毛主席曾设想,如果发勋章,也要发给你们。”
1949年,周总理再次见到熊向晖后,对他过去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并且还透露出了毛主席对他的欣赏。
至于毛主席话中的“你们”,其实就包括了李克农、熊向晖等在党的情报工作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熊向晖被安排到了周总理身边进行工作,周总理出国进行外交工作的时候,也总是带着他。
熊向晖知道,周总理这样的安排,是在培养他,而他也在努力地学习着,熊向晖在周总理身边待了几年后,果然被委任了外交工作。
熊向晖陪同周总理访问
也正是因此,深得周总理信任,又熟悉外交事务,还有着出色英文能力的熊向晖,后来才会成为四大元帅的助手,才会和叶帅结下深厚友情。
然而,1969年,熊向晖才因为助手的工作,和叶帅结交了情谊,没想到就在同一年,叶帅突然遭到时局影响,被安排到了湖南。
听到这一消息后,熊向晖又惊又急,但是由于当时局势问题,他根本没有办法去做什么,只能选择相信叶帅,相信他总有一天能够再次回归。
1971年,叶帅果然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国家军委副主席,主持全国的军事工作,有效稳定了当时的局势。
1972年熊向晖即将赴任驻墨西哥大使的工作时,叶帅还送来了五瓶茅台,被他一直珍藏,1976年,是熊向晖过得最艰难、最胆战心惊的一年。
熊向晖
刚进入年初,他跟随了40年的周总理突然离世,全国人民举国悲痛,熊向晖心中更是充斥着不舍和浓浓的悲伤情绪。
2月,叶帅再次受到那帮人的影响,熊向晖的心又一次狠狠地提了起来。
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国家形势十分严峻,叶帅随后的命运到底如何,谁也不清楚,然而正当熊向晖为叶帅忧心的时候,又一个巨大的噩耗降临。
9月9日,毛主席离世,全国人民再次被泪水淹没,这个中国伟大的领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国内形势一天天变化,风起云涌,熊向晖依然在关注着叶帅的情况。
终于,10月9日的一天,叶帅侄子的一个电话,让熊向晖紧绷许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那帮人全部被抓捕,叶帅又开始出来主持工作了!
叶帅(右)
熊向晖为叶帅感到高兴,也为国家感到高兴,因为有叶帅出马,国家就不会乱了!
于是,激动之下,他喊妻子拿出了珍藏了几年的茅台,决定这次要为叶帅好好庆祝一下。
此后,国家逐渐稳定下来,无论是熊向晖还是叶帅,都继续安心为国家做事,再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了。
随着国家的安定,熊向晖终于不再小心避讳提起曾经在国民党潜伏的日子。
当时胡宗南对他非常信任,可以说把他当心腹看待,于是很多人就疑惑,为什么他当时从未想过就这么跟着胡宗南做事,顺势成为国民党高官,而是选择默默无闻地一直追随共产党?
后来,熊向晖的女儿,也对他问出了这个问题,熊向晖当时丝毫没有犹豫,直接说出了心中的答案。
熊向晖与家人
确实,胡宗南对他不薄,甚至有着知遇之恩,多次提拔他。
但疑心重的胡宗南,显然在人格魅力这方面远远比不上周总理。
当然,最关键的是,熊向晖说道:
“我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共产主义的信仰很早就深植在心中……”
熊向晖的这句话,说出了当时千千万万在各个领域,为共产党坚定做事的人的心声。
当时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对于共产党都有着深深的信仰,为了维护这种信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更别说仅仅只是拒绝高官厚禄的利诱了。
熊向晖
熊向晖和周总理、叶帅,都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彼此之间更有着共同的,对共产党的坚定信仰,因此他们彼此间的友谊,是最坚固、最值得信任的。
如今三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但他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付出,将永远被世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