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刊登于法治日报08版


民警与社区书记的牵头引领,带动群众积极投入反诈宣传工作

3月26日晚,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窑埠古镇灯火璀璨,人流如织,一场反诈宣传活动正在这里举行。本次反诈宣传活动的主讲人是柳州市公安局加合派出所民警覃爽和窑埠社区党委书记张城城。两人结合身边的案例向社区居民和游客揭露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法,发布预警提示,宣传防范措施,接地气的宣传引得周围群众纷纷围观。

这是柳州市公安局开展“街道(乡镇)书记说反诈”系列活动的一个场景。

今年以来,柳州市公安局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党政引领强根基、创新宣传增活力、精准触达提效能”的宣防工作理念,创新开展“街道(乡镇)书记说反诈”活动,通过民警与社区书记的牵头引领,带动群众积极投入反诈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取得显著效果。

“以前社区也举办过反诈宣传,但大家都不太积极,群众参与度不高。”柳北区明珠社区居民覃大娘笑着说,“好多人之所以去听只是冲着送的购物袋。现在社区书记、民警上台讲反诈,小区的兄弟姐妹现身说,大家都喜欢听。书记威信高,号召力强,而且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出镜说反诈,让我们印象深刻。”

“民警+书记”说反诈,“身边人”说“身边事”,进一步提高了反诈宣传的贴合度。在开展“书记说反诈”活动过程中,柳州市公安局依托各级党委、政府反诈机制的整体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反诈宣防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重要内容,构建了“党政主导、部门主责、街道(乡镇)主体”的反诈宣防格局。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通过街道(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责任链条,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了将反诈宣防纳入地方治理核心议题。同时,依托街道(乡镇)书记出镜宣讲,形成书记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反诈宣防加持,激发群众信任感,使反诈宣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为提高宣防的精准性,柳州市公安局对资金侧预警高发等级及高发类型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做实“日盯办、周调度、月研判”工作,摸排出各辖区案发特点和受众群体、年龄结构和作息规律等情况,每天形成通报下发给各个派出所,派出所以“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针对性宣防,形成分众化宣传格局。

柳州市公安局根据各地辖区不同的特点,协调联系当地党委(支部)书记与民警开展精准宣防。公园派出所根据辖区单位宿舍多、退休人员多的特点,民警和社区书记深入小区,向老年群体容易遭遇的“以房养老”“代办社保”“养生保健”“文玩收藏”等诈骗手段进行宣传;长塘派出所根据辖区农村人口多的特点,重点开展了虚假招聘诈骗、假冒宗教人士诈骗、做法事消灾骗局等方面的宣传;河西派出所根据辖区厂矿企业多、工人多的特点,开展虚假合同诈骗、虚假招工诈骗、保险诈骗等类型的反诈宣传……

为改变以往反诈宣传工作民警唱“独角戏”的问题,柳州市公安局建强党政阵地,建立完善街道(乡镇)党政“一把手”、派出所主要负责人、分管所领导、社区民警四级“进圈入群”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辖区主体责任,最大限度将类案宣防传达至每一位辖区群众。同时在全市1235个社区(村委)构建了反诈宣传“警务共同体”,依托上门走访、公共场所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等形式分发推送“书记说反诈”宣防视频,在全市居民小区及重点部位开展反诈“示范区”标准建设。

扎实的举措取得良好的成效。今年以来,柳州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理数、案损数同比分别下降69.9%和72.89%,降幅均排名广西第一。其中全市1235个社区(村委)中有1090个社区(村委)实现“电诈零警情”,占比达88.25%。

| 来源:法治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