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下)



18、张锡纯临证特色

张锡纯先生,字寿甫,河北盐山人,科考不利,退而攻医,与浙江慈溪张生甫、上海嘉定张山雷,称“海内三张”。所办中西汇通医社,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誉满全国。临证特色,以山药固肠止泻,石膏寒凉退烧,知母濡润口干,三七活血镇痛,山茱萸治多汗虚脱。并指出旋覆花真品味咸,出于盐碱地;冬葵子即卫足花的种子,都是三折肱中得到的经验总结。在投量上,常超出习惯所开2-5倍,有“张大胆”、“石膏王”之称。

19. 孙华堂绰号“好汉哥”,善用石膏

老友河北景县孙华堂,性急直爽,有侠客风,办事单刀直入能慷慨济人,绰号“好汉哥”。他为张寿甫私淑弟子,善用石膏,每剂开至60-120克,最大量250克,不少患者咋舌而退,但都从未发生医疗事故。六十年前,阜城县一乡镇温疫流行,患者头痛、口渴、发烧,已传染百余人,邀之会诊,即令购石膏100斤,另加黄芩、银花、连翘、黄连、山栀,取大锅四口,水煮半小时,就热服下,均治愈了。曾说,石膏乃和平药物,和附子、干姜、大黄不同,对证放胆投与,“万无一失”。

20、 殷品之关怀病人如恫鳏在抱

上海殷聘之,骨瘦如柴,重考据,研究学问非常认真,典型学者风度,为文翰探讨之友。他说,业医关怀病人如恫鳏在抱,处方突出验、便、廉,打破官、民界限,同等对待;最怕仰上卑下,忽视大众,见权、钱崇拜的不正之风。的确,应强调给多数人服务,根扎群众中,才能花荣舞台上。

21、高式国精武技,善骑马,以针灸闻名

高式国,与予为忘年交,河北唐山人,供职黑龙江祖国医学研究院,精武技,善骑马,以针灸闻名。在南京整理中医古代典籍分工会相见时,谓针刺泻、艾灸补,指刺宜于实证、灸宜于虚证,很有道理;后人辨证施治,冲破这个说教,当然是一大发展,但原始学术精神,则已经丢失。

22、吾少年时“白丁”大师

家父重视古代典籍,让吾诵读四子、《仪礼》、《周易》。适苏州一位数度科举落榜之金石翁游书馆卖字到北方,乃命从其受业,习唐宋八大家。先生喜研究先秦诸子、《二十四史》、诗词歌赋,爱画松、竹、梅岁寒三友,知识非常渊博,见解超群,独树一帜。能考镜源流,追寻根本,学究天人,非一般文豪墨客所可比拟,在笔者亲侍师门中,是第一流的高峰大家。虽自称“白丁”,却为过谦之辞。老人赴岭南前,曾留一验方,庞安时经验化裁,用大青叶、板兰各根20-40克,水煎服,治时令病高烧,疗效甚佳。

23、许子建言四物汤

云南昆明许子建,原籍四川,毕业西南联大,转习医学。1964年出席合肥中医会议,参观佛子岭工程时,与予同往一室,朴实、率真,好交友,谈笑无间。曾说,对妇产科疾病要把四物汤放在首位,因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调理冲、任二脉,便可解决月经、生育问题,但应在此基础上,再加添其他所需之药。

24、徐云推荐沈尧封蠲饮六神汤

江苏江阴徐云,开始拜访姑苏曹沧州之子学医,与南京中医学院曹鸣高为同门昆仲。后来山东工作,在山东中医学院主管教学。为人直爽,爱才,重视业务。经常推荐沈尧封蠲饮六神汤(半夏曲、茯神、旋覆花、橘红、石菖蒲、胆南星)、魏玉璜一贯煎(沙参、当归、麦冬、枸杞、生地黄、川楝子),疗肝阳犯脾侵胃,土败木贼;痰火上蒙清窍,神昏妄语,属两大名方,宜广泛投用,发扬其效。

25、秦伯未主张学说随着时代发展

上海秦伯未,为秦笛桥之孙,家传世医,并从曹颖甫、丁甘仁、谢利恒诸先生受业。他喜著述,交游广泛。于安徽中医教材修审会议与吾相处数十日,虚怀若谷,探讨教材内容取舍时,比较客观,颇有风度。谓《伤寒论》、《金匮要略》不能包罗万象,后起人们的经验成就,也且莫轻视,学说随着时代发展,新生事物常超越前贤,要吸取新知,补充营养,促进气血循环。如否定这一问题,脱离实际,令中医局限静止,则和发扬精神背道而驰了。所言中肯,乃卫道良语。

26、刘耀芝论益母草

河北景县刘耀芝,方小药少,处方精练,颇有特色。其祖太平天国后裔,为刘姓收养,起名刘琪,清末官至副将,部下工兵曹锟、文书冯国璋,当了北洋总统。因家庭优势,他认识若干有真才实学的医家。曾说,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通结,乃妇产科要药,除孕期禁服,内分泌失调者都可应用,益母二字即在于此;且据八卦地、阴含义,故又称坤草。

27、台湾周义雄重辨证亦重单验方

新西兰华侨周义雄,为台湾《自然保健杂志》发行人,热爱中医,居国外大力提倡,曾聘老朽任《中华验方》总编辑,宣传神州岐黄大业。他说,辨证论治根据客观不同类型,区别对待,极其科学,不仅属特色,亦是灵魂;但社会上流传的验方,无疑也是一枝独秀,疗效决定了存在,谚云:“单方气死名医。”同样应予发掘,丰富世界医药宝库。

28、卢觉愚论石膏

广东卢觉愚,供职香港东华三院多年,信奉仲景学说,撰有《伤寒论讲义》。同谭次仲、张公浪观点一样,认为石膏过量压抑心脏,胸闷、心悸,若和他药配伍,则不明显。老朽经验,退烧投与剂量虽大,然热降便减或停服,无有大碍。“药具三分毒”,任何药物长期、过量应用,皆可产生副作用,非独石膏一味。

29、陈存仁刀圭富翁论读书

陈存仁,上海人,谢利恒弟子,与张赞臣同出一门。移居香港,殁于美国。精明,健谈、善交际,主编大量医籍,著述甚多,挂牌环球中医顾问,为刀圭界唯一富翁。所创月刊《津津有味谈》,畅销东南亚。谓执业医生须养成读书习惯,涉猎中外千家,报刊、杂志、小说、野史,都要翻阅,促进思维,增加知识,广开学路,对辨证灵活、化裁古方,十分有益;千变万化,尽在吾脑海之中,一位数映出众点,尽入施治掌握。牢记,成功的人物,并非偶然。

30、游方道访问家父赠验方

1944年,一身躯瘦小、白发长髯游方道士登门访问家父,言因贫入观,读过《十三经》。精《周易》,善占卜,能背诵《道德经》,写颜体大字,苍劲肥硕,功底深厚。得到布施后,画丹顶鹤一幅留念。恐系看破红尘之隐君子或世外高人。临走又赠给验方一首,计马齿苋30克、狼牙(仙鹤草)15克、黄连6克、田三七3克、青黛2克(冲)、大黄1克,治休息痢。老朽临床用之,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比较有效。三个月为一疗程,复发率低;也可保留灌肠,巩固效果。

本文选自:《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